穆青与名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诞生
张严平 / 文
 
  编者按:2022年春节刚过,《档案春秋》编辑部接到一位熟悉的读者来电,来电人是上海著名配音演员、佐罗的配音者童自荣老师。在给编辑部同仁诸多勉励的同时,童老师还谈到,1966年那篇著名的新华社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经刊出,便迅速传遍了神州大地,瞬间感动了整个中国。它好似一颗精神原子弹,突然炸响在华夏的土地上,使每个中国人都感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焦裕禄这个名字,像一座精神的丰碑那样深深印刻在一代人的心里。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的那种震撼和感动仍在。他建议编辑部以新媒体手段重新刊发这篇名作,感叹当今社会太需要焦裕禄这样“心中装着百姓,一切为了人民”的好干部了。
  童自荣老师的提议引发了编辑部同仁们的深思。今年8月16日恰逢焦裕禄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们找到新华社的两位高级记者:《穆青传》作者张严平,以及曾和穆青有过交往的记者张持坚,请他们分别撰文,为读者介绍《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的诞生过程及其采写者穆青。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与焦裕禄“相遇”
  开封―杞县―睢县―宁陵―民权,穆青一行乘坐的吉普车一路走过。按照周原(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当时是穆青的采访向导)的安排,他们在这些地方只作短暂停留。
  那一日,车子终于驶进兰考境地。
  兰考是一个古县城,据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汉章帝时代。它方圆1800多平方公里,90多万亩土地,位于黄河边上,黄河历次改道都由这里经过,现存黄河故道就有三条。连年不断的沙荒、盐碱、内涝、水灾使兰考成为豫东重灾区中的“黑锅底”。十二年中全县36万人,逃出去的有3.8万人,剩下的全部靠国家救济活命。在河南一带,提起“兰考大爷”“蹬大轮”无人不晓。第一个称呼,是因为出去逃荒的人走到哪儿,人家问:“哪里的?”便答:“兰考的,大爷。”到处是这样的回答,由此被笑传为“兰考大爷”。第二个称呼,是因为每逢麦收之后,兰考人成群结队地扒货车外出逃荒,于是被人戏称“蹬大轮”。
  1962年12月,焦裕禄来到兰考上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病逝,终年42岁。一段如此短暂的人生轨迹,将会向后来的人讲述什么呢?
  1965年12月17日上午,穆青一行走进兰考县委大院。
  大院里有两排破旧的平房,白花花的盐碱漫地而生,爬上墙头、窗台,红砖墙被盐碱咬蚀得斑驳鳞体,有的地方成了白粉。
  院子中央有一棵不高的石榴树,在满地盐碱的衬托下,就像一株褐色的铁枝。
  县委会议室内正面墙上挂着马恩列斯毛的画像,西面墙上有一只老式挂钟,钟摆嘀嗒嘀嗒地在走动。屋子中间是一个破旧的长方形木桌,两面对摆着几张破木条钉起来的连椅。
  穆青感觉有一种熟悉而又遥远的气息在四周弥漫着,他静默无言。
  张钦礼、刘俊生,还有焦裕禄的秘书李忠修有些紧张,兰考这个穷县很少有记者来,可今天……他们把已经熟识的周原悄悄拉到一边,问:“没想到来了这么多北京的大记者,这该咋个讲法?”
  周原说:“你们第一次怎么跟我讲的,就怎么跟他们讲。是啥说啥,一句不要夸大。”
  “讲焦书记还用夸大?”三个人的眼圈红了。
  他们拿出了珍藏的焦裕禄的三件遗物,一双旧棉鞋,一双破袜子,一把破藤椅,还有焦裕禄生前仅有的几张照片。照片上的这位县委书记清癯、消瘦,有一双沉静而深邃的眼睛。
  时光在这一刻倒流……
  ……那晚下大雪,我看见焦书记房间里的灯光亮了一夜。大清早他挨门把我们干部叫醒,干啥?他说快去看看老百姓,“在这大雪封门的时候,共产党员应该出现在群众面前!”这一天焦书记硬是忍着病痛,在没膝的雪地里转了9个村子。在许楼村一间低矮的茅屋内,一个无儿无女的瞎眼老大娘问他:“你是谁?”焦书记答:“我是你的儿子!”
  ……那次暴雨下了七天七夜,焦书记一刻不停,打着伞在大水里奔来奔去,亲自测绘洪水的流向图。到了吃饭的时候,村干部张罗着要给他派饭。焦书记吃过灾民讨来的“百家饭”,喝过社员家的野菜汤,可这会儿他说啥也不吃。为啥,他说下雨天,群众缺烧了。
  ……焦书记家里也困难,没条像样的被子,烂得不行了翻过来盖。我们县里补助他三斤棉花票,他就是不要,说群众比他更困难。
  ……他后来被查出肝癌,人都不行了,还在病床上念叨,张庄的沙丘,赵垛楼的庄稼,老韩陵的泡桐树。临死前还要我们去拿把盐碱地的麦穗给他看一眼。
  ……焦书记得病的消息传开后,四乡八村的老百姓涌到县委,都来问焦书记住在哪家医院,非要到病房里去看看他。县里干部劝也不听,东村刚走,西庄的又来了。后来焦书记的遗体运回兰考,老百姓扑在他的墓上,手抠进坟头的黄土里,哭天哭地地喊:回来呀回来……有个叫靳梅英的老大娘,听说焦书记去世了,大黑天摸到县城,看见宣传栏里有焦书记的遗像,不走了,就坐在马路上,呆呆地看着遗像一动不动。那时,天上正下着雪……
  伤痛、伤痛、依然是伤痛!心被撞击着!撕扯着!震撼着!一屋子记者早已哭成了泪人。
  穆青悲恸得不能自持。他站起身,在屋子里不停地来回走动,眼泪抹了一把又一把。
  中午,炊事员做好了饭,谁也没去吃,一个个都在哭。
  下午继续谈,更不行,一开口就哭,伤心得连钢笔都捏不住。
1963年1月18日,焦裕禄亲自起草的《关于鼓足干劲,搞好生产,勤俭过春节,防止浪费的通知》手稿,要求全县共产党员和干部切实做到“十不准”(河南省档案馆馆藏)
 
  晚饭热了又凉,无人动筷,咽不下。
  窗外夜幕降临,寒气愈加浓重,北风呼呼作响。穆青站在一盆炭火前,望着蓝色的火焰,心里翻江倒海。
  周原推门进屋。穆青劈头吼道:“写!现在就写!立即写出来!”
  “谁写?”
  “你写!”
  “不等迁坟了?”
  “马上写!”
  “怎么写?”
  “就原原本本地写。这么一个县委书记很少见到。他这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又这么热爱他,怀念他。在他身上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全部的优秀品质。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到的他全做到了。我们一定要把他写出来!再笨也要把他写出来!不把他写出来,我们就对不起人民!”
  他接着说:“今晚继续召开座谈会,把县委了解焦裕禄的人召集起来继续谈。”
  当晚,参加座谈的人除了张钦礼、刘俊生、李忠修,还有除“三害”办公室主任卓兴隆,经常跟焦裕禄下乡的张士,以及陪焦裕禄看病的赵文选等。哭声、谈话声一直持续到深夜……
  穆青一夜无眠。寒风吹打着窗纸,细细的黄沙从门缝、窗隙间钻进来,静静地落在脸上、被子上。他蜷缩在被窝里,一闭上眼睛,焦裕禄的面孔就在眼前晃动。
  焦裕禄,山东人,1922年出生,小穆青一岁,年轻时参加革命。作为与穆青经历了同一段革命历史的同一代的共产党人,穆青对这位已故的县委书记有着太深的理解,太多的感受。
  焦裕禄是在兰考遭受空前自然灾害的关头,毅然接下党交给的重担。他说:“穷不怕,困难也不怕,越是穷,越是困难,越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共产党员,就是要在困难中逞英雄嘛!”这是多么熟悉的话语。穆青想起三年困难时期,他在国内部报道会议上讲的话:“我们在物质上不行了,但我们的精神不能垮!我们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焦裕禄在狂风暴雪的冬夜,带着县里的干部来到火车站,面对着眼前扶老携幼逃难的灾民,他沉痛地说:“党把担子交给我们了,把群众交给我们了,我们不能领导群众去战胜灾荒,反而让他们流离失所,这是我们的失职,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焦裕禄风雪天访贫问苦,当那位双目失明的老人问他:“你是谁啊?”他俯下身回答:“我是你的儿子。”这句话让穆青痛断心肠。他想起战火年代那些为了保护八路军牺牲的百姓;想起南下途中那些推着小车、担着挑子的支前民工;想起雪原小屋里那个把他的冻脚捂在怀里的老大爷……“我也是人民的儿子啊!”
  “焦裕禄,好同志,好兄弟,我们有太多共同的理想,我们有太多共同的责任,我们有太多共同的感情!然而你更忘我,更纯粹,更高尚!”
  穆青的泪水洒满枕头。许久以来积蓄在他心底的种种寻找、期待、思考、情感……这一刻,如长河决堤。
  生者与死者永无相见。但生者与死者的心灵终可交融。在这个冬天的晚上,穆青与焦裕禄――一个生者和一个死者,一个新华社首席记者和一个县委书记,一个共产党人和另一个共产党人,他们的灵魂紧紧相拥!
  太阳出来了,已是新的一天。
  周原继续在县里基层采访。
  穆青一行,先是去了黄河拐弯处的险地东坝头,之后又去了韩庄、张庄等村子。在韩庄,他们到了老贫农肖位芬的家,他正在吃馍,一提焦书记,一口馍就是咽不下,吐了出来。他流着泪讲述了焦书记坐在地铺上和他扯了三天三夜的情景。焦裕禄正是听了这位老人的建议,在兰考大栽泡桐,取名“兰桐”。肖位芬指着屋前大片的泡桐林说:“焦书记要是活着,看到这些林子,他该多高兴……”
  张庄是焦裕禄提出“贴膏药扎针”封沙丘办法的第一个试验点。这里原是清朝的黄河故道,有一个沙丘叫“九米九”,走上去,沙子流进鞋窝。“九米九”旁有个下马台,这里过去有一个彭庄,被沙丘埋没了。苦大仇深的看林人赵发财对穆青说,他爷爷想发财,穷死了;爹爹也想发财了,生了他就取名赵发财。来了焦书记领着封沙丘,用胶泥糊,再栽上洋槐树,叫“贴膏药”“扎针”,又把封住的水井挖出了,河也挖开了,又种上了果园,现在真要发财了!
  在姬庆云家的牛屋里,穆青听他讲述了焦书记和村里人一起翻淤压沙。吃派饭时,就吃各处要来的“百家饭”。姬庆云说着哭着,一把鼻涕一把泪……
  穆青在村里所见所闻,再一次感受着焦裕禄―这位死去的共产党人的不朽。
  兰考成为穆青一行人情感无法承受之地。他们在这里吃不下、睡不着,开口就想哭,去哪儿都泪流。最终,穆青决定,离开兰考,去距此地最近的开封写稿。
  这一天早饭后,穆青一行离开兰考,到达开封。
  开封交际处(国际旅行社)二层的5个房间,彻夜明灯。
1986年重返兰考时,穆青双手拥抱住焦裕禄当年亲手种下的泡桐树
  穆青给每个人分配了任务,周原写焦裕禄通讯初稿,冯健写一路跑下来的豫东抗灾全景通讯,另外两个人写评论。穆青不停地在几个房间走动,像个监工。半夜他走进周原的房间,看到稿纸上有一句话,“他心里装着全体兰考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不禁击掌叫绝:“好!这样的话多来几句!”
  后半夜,穆青见他们4个人写得正酣,便在自己的屋里埋头记日记。这已是他多年的习惯了。在这一天的日记中,他一边流泪一边记下采访焦裕禄这些日子的种种印象、感受。这些文字有的后来就用进了那篇通讯中。“文革”抄家时,他所有的采访资料几乎丧失殆尽,一天他偶然从儿子的课本堆中发现了这本日记,上面斑斑泪痕依稀可见。
  这期间有一个小插曲。家住开封的穆青的大姐穆镜涵得知弟弟来此地写稿,便到宾馆看他。只见弟弟双目红肿,两颊塌陷,站在那里一动,挽着的裤腿上沙土直往下掉。她心疼得不得了。再看看一行人个个都一样。那时候宾馆伙食清汤寡水,于是她回家烙了饼,又在街上买了一只烧鸡,送到宾馆给他们当夜宵。
  一天一夜没有停笔,一万二千字的初稿,周原挥泪一气呵成。
  穆青、冯健带着这份初稿回到北京。
  穆青首先向吴冷西汇报。当时吴冷西是新华社社长和《人民日报》总编辑。那天吴冷西很忙,他对穆青说:“没空。”“只要半个小时。”穆青坚持。半个小时的汇报后,吴冷西被深深地打动了。他站起来,连声说:“写!发!”同时,吴冷西让他先在新华社内部做个报告。结果那场报告,台上的穆青泣不成声,台下的听众哭声一片。
  稿子先由冯健修改,再由穆青修改。
  北京其时已入三九。每天夜晚穆青穿着棉衣、棉裤坐在桌前改稿,后半夜气温降至零下十几度,寒气逼人,他就干脆钻进被窝里,头靠着墙,双手端着稿子改,一段一段字斟句酌。床头那盏台灯彻夜不息。日子长了,床头的白灰墙壁上竟然磨出一块巴掌大的脑油印。他后来曾回忆这一段情景:
  满脑子都是他,耳朵里回响的是他的声音,眼睛里看到是他的形象,如醉如痴一样。
  稿子改到第5遍,他们拿给了吴冷西。吴冷西看了稿子,一边流泪一边对家人说:“多少年没有看过这么感人至深的作品了。”但是他觉得稿子的结尾“哭坟”一段写得太悲惨,太压抑。他建议:“应该有一点昂扬的气概,尾巴不能耷拉下去,要翘起来。”
  尽管穆青还真有点舍不得删那段动人心魄的结尾,但认为吴冷西的建议是正确的,便忍痛割爱。
  第7稿改好,穆青再拿给吴冷西看。吴冷西通过。
  穆青让人把稿子打出清样,寄给周原,让他带着稿子到兰考核对。一再嘱咐:“必须保证全部事实绝对无误。”
  周原带着稿子到兰考,正赶上县委召开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干部大会。
  张钦礼拿着稿子在大会上念,刚一念就泪流不止,念不下去了。
  卓兴隆接过来念,他哭得更厉害。周原只好自己念,中间几次哽咽无语。就这样,一篇稿子换了三个人才念完。在场两千多位干部哭成一片。最后除订正了几个人名地点,大家都认为事实全部准确,一致举手通过。
  稿子终于完成了。在穆青的感觉中,就好像是随着这位死者、这位优秀的共产党人、这位心灵的至交重新活过一遍,他心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在焦裕禄的身上找到了。
  正像他后来与青年记者谈心时说过的:
  我们是把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典型来写的。突出了他作为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身上的许多优秀品质。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形象,我们三个人是含着热泪写这篇文章的,我们把全部的思想感情都融入到焦裕禄的事迹里面去了。为什么?因为他体现了我们的思想。
  生者与死者心灵的相拥相融,构成了这篇重要稿件独具魅力的情感力量。
  感动中国
  1966年2月7日清晨。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室里,气氛凝重。
  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就要播出,可是录音制作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稿子还未念完一半,中国头牌播音员齐越已泣不成声……
  中断。中断。录音不得不一次一次中断。到后来连录音编辑都挺不住了,趴在操作台上长哭不起。闻讯赶来的几十位播音员、电台干部,肃立在录音室窗外,静静地听,默默地看,悄悄地擦眼泪。
  终于齐越念到最后一句:
  焦裕禄同志,……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
  千千万万人听到了,千千万万颗心震颤了,山河为之动容,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天上午,一个伟大的名字传遍了中国。
  这一刻,兰考的街头闹市变得鸦雀无声。哪里能听到广播,人们就伫立在哪里。这一天晚上,整整一夜,县邮电局一刻不停地接到电话,询问刊载焦裕禄事迹的报纸来了没有。第二天天未亮,寒风中等候在邮局门口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华北平原上一个叫王文华的普通农民听了广播,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写信,信中错别字很多,信封连自己的县名也没写上,信却写得烫人心窝:
  敬爱的广播员同志:
  我是中越公社霍营大队梁庄生产队的贫民社员,我听到你们广播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使我深受感动。我一连听了三遍还是听不够,我又组织全家听了两次,晚饭后我们全家开始讨论,题目是“焦书记为谁死的?他为什么这样不要命地工作?”大家认为焦书记的死是为我们穷人过好日子,他代(带)着病风里来雨里去,不怕辛苦不怕累,为了我们贫农过上幸福的生活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虽然他人死了,但是他的精神永远是存在的。我们表示要以实际行动追念这位永垂不朽的好干部。最后敬希你们多扩(广)播几次,特此敬礼。
  文化小(少),白字多,请原谅。
  社员:王文华
  二月十一日
  这一天,全中国工厂、农村、机关、学校、部队、商店,全中国的男人、女人、青年、少年都在用眼泪表达着共同的感动。一位省委书记哭着吼道:“听了‘焦裕禄’,不流泪的不是共产党员!”
  这一天,胡乔木在上海读到报纸,当晚让秘书给穆青打来电话,表示祝贺。他说,这篇通讯写得很好,非常感人。新华社应该多发这类宣传先进典型的报道,以榜样的力量鼓舞群众前进。他建议新华社要连续报道。
  这一天,《人民日报》总编室值班的副总编辑李庄,感动之余还有一种“雪中送炭”的谢意。《人民日报》自1965年10月开办了“实现县委领导革命化”的讨论专栏,全国2000多个县,就有904个县委领导同志写文章,有些问题谈得很深。但为时不久,李庄感到这个专栏越办越难。“焦裕禄”给他推出一个好榜样,有了好题目。
  在刊登这篇通讯的当天,《人民日报》配合发表社论《向毛泽东的好学生――焦裕禄学习》,接着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又连续发表了7篇社论:《要有更多这样的好干部》(2月9日)、《最可贵的阶级感情》(2月12日)、《在用字上狠下功夫》(2月13日)、《用整风精神学习》(2月14日)、《调查就是解决问题》(2月20日)、《最有力的领导》(2月23日)、《思想改造永无止境》(3月3日)。报社把“实现县委领导革命化”的讨论同学习焦裕禄结合起来谈,内容更加扎实,也避开了某些当时不好说的政策问题。
  中央各部委,全国各大中央局,中央军委各总部,各省、市、自治区,各大军区,乃至地、市、县,都纷纷作出各级领导干部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决定。
  兰考成为全国人民瞩目的中心。一批批的记者往兰考结集;一批批的作家、画家、导演、演员……也在往兰考跑;还有成千上万的干部、工人、学生……都向兰考奔去。
  途经兰考的快车本来在兰考是不停站的,当时,滞留在郑州火车站等候慢车的乘客人山人海。铁道部为此作出特别决定:所有的快车在兰考一律停车;同时增开郑州至兰考的专线列车,每天早上6点从郑州出发,下午6点从兰考返回。
  兰考县委每天接到来自天南地北的信件堆积成山。有的寄来御寒的衣物,有的要求到兰考最艰苦的地方经受锻炼。
  有一封来自吉林边远地区的信,激情澎湃地写道:“请给我寄来兰考大地上的一撮沙土吧,焦裕禄同志曾为它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要把它当作鞭策自己的力量!”
  有一位不安心艰苦地区工作的同志,用鲜血写下了几个大字:“决心干一辈子!”
  一位化名“豫松”的人寄来600本书和钱款。县委把书留下,钱款按原地址退回。
  但是更多的汇款却是无法退回。有一封1000元的汇款单,地址是“东半球”,汇款人是“余学焦”。
  焦裕禄如一颗精神原子弹,炸响在华夏的土地上,他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受到灵魂的震荡。他让许许多多的人懂得,人应该如何生,如何死。
  焦裕禄如寒冷中的熊熊烈火,烧热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他分赠他们的是一种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焦裕禄如一杆高高飘扬的旗帜,他昭示着无数的人民挺起腰杆,冲破艰难险阻,奔向胜利!
  焦裕禄是不死的。因为他正是中华民族的心魂。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