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9个轮渡站、9条隧道、7条地铁:东岸滨江贯通背后的故事

行走于浦东滨江段,能够遥望浦西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也能抬头将陆家嘴三件套尽收眼底,伴随黄浦江面不时传来鸣笛阵阵,让游客闲适惬意享受着这一番海派城市风光,难以想象这样的东岸美景之地在几十年前还是遍布码头工厂的工业带。如今锈带已变秀带,让我们一起通过珍贵书信、照片档案,回顾这十余年的华丽转身。

直到上世纪末,上海城市中心段仍然有百分之四十的江岸被码头、仓库、工厂占据,两岸的工业仓储割裂了滨水空间与这座城市生活的联系,防汛墙更是成为了人民亲水的一道屏障。


2002年,上海启动了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
2010年,世博会在黄浦江边的成功举办,让人民对城市有了新的理解。
201510月,浦东区委,区政府下决心率先打通黄浦江浦东一侧自徐浦大桥至杨浦大桥20多公里的滨江段,在防汛墙外侧滨水区域建一条慢跑道,而在防汛墙的内侧建立生态绿道,兼具慢跑和慢骑功能,让黄浦江东岸成为每一个浦东人家的后花园。
2015年末,位于陆家嘴尖上的、拥有绝美江景的海鸥舫酒店被拆除,这是浦东为打通东岸22公里滨江所迈出的关键一步,它也彰显着这个城市的管理者打通滨江的信心和决心。
2016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做出重大决策:贯通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共45公里的滨江岸线,滨江两岸转变为群众健身休闲、观光旅游的公共空间,开放成为市民的生活岸线。其中浦东22公里滨江岸线(东岸)是最长的一段。浦东新区率先在全球征集东岸滨江的贯通方案,来自世界的智慧涌入这座城市,最终,法国TER设计事务所提出的上海的新活力水际线方案脱颖而出,至此改造有了蓝图。


然而贯通工程并非易事。在东岸贯通建设中,许多工程难度看似不大,但因为地处江边码头和大桥区域,工作就变得复杂而繁琐。过程中还会涉及部门搬迁、居民拆迁、市政道路调整等,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幸而大家都以大局为重,积极配合,按时腾地腾房。
   
在整个东岸贯通过程中,涉及到9个轮渡码头:歇浦路轮渡站、民生路轮渡站、其昌栈轮渡站、泰东路轮渡站、东昌路轮渡站、杨家渡轮渡站、塘桥轮渡站、南码头轮渡站、三林轮渡站每一个都是断点、难点!

比如在南码头项目中,为了保护邻近的南浦大桥,施工方采用了最新的打桩工艺。二建项目经理蔡晓荣说:大桥80米范围是一个保护区范围,它有一个免共振免土地干扰要求,传统的打桩是有震动感和干扰、有噪音的。所以采用的是最先进的高频免共振的撞击施工工艺,它是利用自身的承装法来解决对周边的干扰和对大桥的影响。
   
然而相比技术上的挑战,南码头区域贯通过程中,更大的困难来自于施工环境的狭窄和周边环境的复杂,不仅需要确保码头轮渡的正常运营,还不能影响海事单位、水上消防支队、武警边防支队、周边月子会所及婚庆中心的日常工作。
此外,贯通还穿越了上海9条过江隧道以及7条地铁轨道线每一次穿越都是一次对技术和毅力的巨大挑战!

 

 
    陆家嘴改造前




陆家嘴改造后

 


七建项目经理周明军回忆:世博栈桥的其中一根桩,落在西藏路上下行的中间,这根桩打到25米的时候下面碰到东西了,我们花了20天的时间还是没有成功。我请来一个老总工,他说办法有:人工挖。用食堂里的不锈钢锅,一桶一桶往上挖出来。我做了33年的打桩工程,从来没有碰到过在25米、27米的位置还有障碍物的。”  

要贯通,同时还要保证地下隧道和地铁线的安全。施工过程中需派专人对隧道安全进行检测;晚上12点,等地铁停运后,管理人员才下到地道里,专门的技术人员也在现场把关,争取把对地铁线路的影响降到最小。

贯通项目中还含有5座断点连接桥跨越轮渡码头:民生轮渡桥、泰同栈桥、东昌轮渡桥、世博栈桥和其昌栈桥
   7
座慢行景观桥跨越河道:洋泾港桥、张家浜桥、白莲泾桥、倪家浜桥、川杨河桥、三林北港桥及三林塘港桥

每座云桥不仅实现贯通浦江岸线的交通功能,而且还将和东岸独具特色的三条道(漫步道、跑步道和骑行道)完美融合,承载起市民对生活美学的期盼。站在洋泾港桥眺望陆家嘴,一条从未有过的陆家嘴天际线呈现在世人面前。

2017115日,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黄浦江东岸22公里曾经割裂的滨水岸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相连。然而,为了将黄浦江两岸打造成世界一流滨水空间,秉着先贯通、后提升的原则,东岸滨江贯通优化提升工程仍在继续。

浦江东岸曾是一条生产岸线、工业岸线,从江边的一栋栋老建筑中,你能读到这座城市的历史、感知这座城市工业的命脉。
东岸滨江贯通涉及的工业遗存有:上海船厂、民生码头、沪东船厂、后滩耀皮玻璃厂、杨浦大桥区域歇浦路8号等。



杨浦大桥改造前

 

杨浦大桥改造后

 

在没有修通杨浦大桥之前,歇宁线是当时横渡黄浦江的重要航线,而渡口更是市民重要的城市记忆。歇浦路轮渡入口对面有一棵挺拔茂盛的老枫杨,树龄在100年以上。古树、渡口和歇浦路8号办公楼,这些要素共同形成重要的城市环境历史风貌,也是30年前这一带市民的集体记忆。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曹永康早在2007年,就开始了对东岸工业遗迹的调查和保护性修缮,在他看来,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程,也是东岸贯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不可能把工业遗产弃之如敝履、把它彻底遗忘掉,那么我们这个城市就会有一个章节或者说几个章节,页码都是断掉的、丢失的。而南延伸工程则是东岸滨江22公里公共空间的延续。

南延伸工程使得浦东新区向南至闵行区界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完全打通,贯通长度约为2公里。在历经了2年艰难评估谈判工作后,立丰船厂、徐浦大桥桥下停车场、富盛建材和临江水厂腾地工作分别于20221月和10月、20234月和5月完成。
20236月底,黄浦江南延伸贯通完成开放。至此,东岸滨江公共空间22+2公里贯通成功。

今天,新的东岸已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建设者们用智慧和汗水绘就的东岸临江湖,这不仅是给上海,更是给未来我们的子孙后代一份最美好的礼物。东岸故事等着人们去挖掘并续写,浦东篇章还在华丽展开。

 

 

(注:本文转载自《档案春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