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警官的传奇人生


陆大公



陆大公、王哲英夫妇在街道参加治安工作



1932年6月严裕棠绑票案始末手稿



陆大公写的“关于公安第二保安总队起义情况”手稿



陆大公下属张长贵撰写的荣德生绑票案始末
 
程子卿、薛耕莘、陆大公三人曾被人称为民国时期的上海租界“警务三杰”。其中,程子卿因为就是那个夜闯中共一大会址的密探而留名;薛耕莘是以资历最老、年龄最长而著称;而陆大公则以历经英租界工部局、日本占领时期、汪伪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新中国解放初期共五个历史政权更迭的二十三年警官生涯,演绎出了一个中国警官五朝警界旅程变幻的传奇人生。2011年5月24日,在上海解放62周年前夕,陆大公先生之子,原民革上海市委秘书处处长陆文斌将240余件陆大公的档案资料捐赠给了上海市档案馆。
陆大公的故事其实非常多,这里仅撷取几个精彩片段,以便我们粗略了解当年上海滩十里洋场的别样传奇和陆大公先生的精彩人生。
一、 少有的五朝警界奇才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中国历史上,似乎只有五代时的冯道,历任过五个不同朝代的大官乃至宰相。也许民国时代的陆大公也算得上是一个“五朝人才”。
陆大公,1911年出生于江苏吴县, 幼年进入上海宝裕里一家私塾学习孔孟传统文化。1922年,年仅11岁的陆大公考入上海有名的格致书院。格致书院在英租界工部局接管后改为格致公学,陆大公在格致公学8年完成了初中、高中的学业。由此,陆大公也完成了由中国传统文化向西方文化教育的转型。毫无疑问,这种东西方文化教育的渗透、融合,形成了陆大公人才知识结构上的一次飞跃。
鸦片战争以降,上海作为列强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被列强瓜分成几个势力范围,上海人民过着一种“一仆多主”的生活。旧上海是一个目迷五色、华洋杂居、变幻莫测的魔方世界,在这个舞台上不仅同时存在着几个不同形式的政权模式,而且还经常上演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人间戏剧。十里洋场每天都有着《子夜》式的风化,处处可闻张爱玲式的惋叹。1930年,英租界当局为了缓解华洋间的社会矛盾、便于沟通交流,首次招收部分华人担任警官。考试科目除了文化考试外,还有跨越障碍等项目。这种文化考试,对于从格致中学毕业的陆大公来讲,根本就属小菜一碟。至于跨越障碍科目,是用一只大柏油桶,浇上汽油燃烧,看谁钻的快。陆大公身手灵巧,以优异成绩被录取,时年仅19岁。也许机遇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录取未久,恰逢哈同过生日,一时冠盖云集,达官贵人来了不少,英捕房派陆大公执勤。陆大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格致公学学习到的英语,在与外国人交往交谈时恰到好处地派上了用场。整个哈同生日秩序维持得井井有条,让上司非常满意,不久便将陆大公升为副探长。1932年,陆大公与其他同僚一起,一举破获严裕棠绑票案,一时声誉鹊起,很快又晋升为中央巡捕房的华藉捕头。春风得意中,陆大公由此开始了他在上海警界二十三年风雨变迁的蹉跎岁月。
从1930年的租界时代起,陆大公在旧上海的几个政权更迭中,一直做着警政工作,天资聪明加上勤恳敬业,使他的职务一直上升。由于他的职业操守和职务关系,陆大公一方面为养家糊口不得不充当着帝国主义列强和旧政权压制人民的工具,因为旧上海的警务大权是掌握在外国人或旧政权统治者的手里;另一方面,陆大公又是一个具有爱国良知的中国警官,他不仅同情下层的人民群众,还懂得利用租界的一些法律来维护中国人的尊严以及生命财产。其中,参与或指导智破民国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的严裕棠绑票案、董淑英绑票案、孙养孺绑票案以及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绑票案等四大著名绑票案,不惟轰动上海滩,亦震惊全国,得到上海各界的一致好评!当然,在日本侵占期间和汪伪政权期间,陆大公尽管内心非常痛苦,但却又不得不在警察局谋生。在各种势力和险恶环境下,尽自己所能,维持着当时的社会秩序,并尽可能地维护中国人的利益。由此看来,能够历任几朝警官,并不是因为陆大公长袖善舞,而是因为他的警务能力和懂得英、法、德、日、俄五门外语以及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优良素质所致!任何时代的统治者抑或执政者,都希望在自己管辖的一块地方上能治安有方,稳定平安,而陆大公恰恰具备了这种潜质能力。
二 、 轰动一时的租界四大绑票案
陆大公作为一名警官,在其生涯中,经历过无数案子,不过最具轰动效应的,恐怕要数严裕棠、董淑英、孙养孺、荣德生这四大著名绑票案了。其中,最早的是纺织大王严裕棠绑票案,时间是1932年6月。破获此案可能是陆大公初出茅庐第一功,由此还获得了晋升,那时他刚过20岁。而四大奇案中,案情离奇且扑溯迷离并影响最大的,应属1946年的荣德生绑票案,堪称民国上海滩绑票第一案。
荣德生,这个名字对稍具历史常识的人并不陌生,拥有150万纱锭和全国三分之一面粉生产能力的民族工业巨子。另外,他更有一个国人皆知的身份----是曾担任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父亲。可在抗战刚胜利的第二年,竟然在自家门口被蒸发了、消失了。事后得知,“消失”的原因竟是“汉奸”罪名!
从陆文斌捐赠的档案中,有整整12张是陆大公下属侦缉员张长贵写的《荣德生绑票案始末》:“1946年4月25日,上海高安路荣德生住宅,一辆黑色军用车停在了荣宅门前,车前窗贴着盖有淞沪警备司令部大印的特别通行证。就在荣德生那辆防弹车刚开出院门时,一个在院前溜达的人暗中向军车一挥手,黑色军车立即冲上去挡住去路。来人向车里人吼道:‘下来!赶快下来!’并把一张盖有大印的逮捕证递到荣德生面前,说:‘荣老先生跟我们走一趟!’”
从张长贵的文中可知,荣德生被骗被绑整个过程仅3分钟,绑匪给荣德生按的罪名是“汉奸”!接下来赎金高达50万美金!一时间案情轰动上海滩,举国舆论大哗。经陆大公布置下属警员紧急侦破、辅以卧底、以盗破盗,最终破案救得荣德生脱险。案由是,绑匪内有一袁仲舒勾结毛森的稽查处第七组黄绍引、吴志刚、郑连棠、朱才生、骆文卿等一干人,利用毛森曾发出的逮捕汉奸证,制造了这起绑票案。抗战胜利后毛森共发出过10张逮捕汉奸证,其中8张已回收,尚有2张未回收,而黄绍引第七组有一张未交,所以和绑匪串通,利用了这张逮捕证去骗绑荣德生。整个案情由陆大公指挥侦破。最后结果是:第七组成员全部逮捕!经军法审判后将上述一干人全部枪决。有一句老话说得好:过程比结果还要精彩!细读荣案,果然!拍案惊奇中,不啻观看一步精彩的现实版侦探小说。
三 、 历史上任期最短的局长,却做了一生最大的事情
当然,陆大公一生中最精彩的部分还是在1949年。岂止是陆大公,对整个中华民族而言,1949年是历史的大分野。
先前的陆大公其实已经做了不少有利于人民的事,比如,1935年设法营救了在福州路被租界拘捕的陈丕显;1936年除掉了汉奸李霭东;1947年营救了地下党卢辉同志;1949年营救了张澜、罗隆基等民主人士和500名政治犯。
当解放大军的隆隆炮声在上海外围传来时,国民党的特务、顽固分子在准备后事——或逃或破坏上海。5月24日,当一个旧政权行将就木时,陆大公突然被任命为上海警察局代局长,一下子掌握了上海最高的警力大权,进入此生的权力巅峰。此时,离上海回到人民手中,仅只有三天。
惊愕后冷静下来的陆大公,肯定做过一生中最重大的抉择思考,因为后来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即与中共地下党取得联系,并接受地下党指示配合解放军完整地解放上海。在正式接下代局长职务后,陆大公向全市警察下达了:“时局已变,各安职守,维护秩序,听候命令”等一系列指令。几个小时后,已是5月25日凌晨,在遍插白旗的建筑物前,2万旧警齐解甲,上海一夕获得新生。就这样,陆大公这个上海任期最短的警察局长,却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事情:飞行堡垒、坦克、装甲车3个武装警备总队、3万多件武器、10万份档案,在陆大公的指挥下移交人民解放军上海军管会,为上海的解放也为他23年警界人生画上了意义重大的句号!
四 、 夕阳余晖下,人间重晚晴
上海解放后,陆大公曾受到陈毅市长的亲切接见,并被委任为上海市公安局顾问。后来受到不公正待遇,被错判刑二十三年。1975年获特赦,但仍关心公共事业,积极参加社会治安工作。1979年起任市政协办公厅专员并在1980年享受起义人员待遇。陆大公先生在八十高龄时还荣获上海市公安保卫战线先进工作者称号。
陆大公先生1992年10月因病在华山医院谢世,享年82岁,走完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历史老人喟然长叹:俱往矣,世事沧桑,不思量,自难忘!
2010年12月10日,佛门净地静安寺。
梵音钟声中,上海公安系统正在举办纪念陆大公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人们不禁缅怀这位警界传奇人物的一生,斯人虽已远去,此情可待成追忆。还是上海市公安局原局长朱达人在座谈会所评价的一句话最为中肯:“陆大公先生在历史与人生的关键时刻,选择了听共产党的话,跟共产党走……”
记不得是哪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尽管漫长,但紧要处仅一两步耳!
但历史却记住了陆大公先生这位爱国老人的历史功绩。没错,这正是陆大公先生的人生写照!
(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