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大王”夏友梅的传奇人生
 

在我国,讲故事、听故事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群众活动。早在文字尚未发明的石器时代,便出现口耳相传的神话故事;到封建社会,叙述神仙妖怪、绿林好汉、机智人物的民间故事,在老百姓中不胫自走;新中国成立后,反映社会新风、生活气息浓郁的新故事应运而生,它对于丰富人们文化生活、推动移风易俗起到重要作用,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新故事是我国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口头文学的一个崭新里程碑,而上海则是它的主要发源地。在推动新故事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素有“中国故事大王”之称的夏友梅功不可没。

 “长大后要做故事家”

19431月,夏友梅出生于东海之滨川沙县(今属上海浦东新区)一个贫苦家庭,栖身的破旧老屋距东海只有二三里地。常看见潮涨潮落的浩瀚海洋,使他从小就充满想象力,有着宽阔的胸襟。他认为:“生于寒门其实并非坏事。艰难的生活从小磨练了我的性格,给了我更多的人生体味。尤其是成陆较晚的浦东,同样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人民口头流传着丰富的民间故事,给了我熏陶和启迪,激发了我对故事的浓厚兴趣。”

在童年时代,夏友梅就是个“故事迷”。起先,他是缠着母亲、姐姐,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讲民间故事。后来,无论是春晨热闹的茶馆、夏夜乘凉的场角,还是秋午割稻的田头、冬日邻家的灶边,只要有人讲民间故事,他就会凑过去听,像《浦东“宝山”的传说》《浦东百姓抗倭寇》《黄炎培与小普陀》《沈毓庆与川沙毛巾》《抗日勇士东门夺枪记》等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时,他还独自步行10余公里,兴致勃勃地赶到川沙县城书场去听艺人说书。渐渐地,他那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一个美好憧憬,并自言自语:“我要刻苦学习,长大后要做故事家!”

为此,小小年纪的夏友梅开始尝试讲民间故事。很快,扎辫子的女孩、顽皮的男童、纳鞋底的妇女、长胡子的老人竟然都成了他的听众。

初中毕业后,夏友梅回乡务农。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他常趁小憩讲个笑话,让大家乐一乐。与此同时,他也从朝夕相处的老伯伯、老妈妈那里学到大量鲜活的歇后语,“黄浦江上搁跳板——够勿着”“飞机上挂大闸蟹——悬开八只脚”“蚊子咬石臼——动阿勿动”“药材店里的揩布——苦透”“瓜田里的柴草人——摆样子”“用棉花做秤砣——呒没分量”……他每次都及时掏出口袋里的小本子记下,长年累月收录数千条,这使他的故事语言更加丰富和活泼。

“宁愿多吃半夜饭,少吃年夜饭”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新故事在申城蓬勃兴起。那时,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已比较多,市区影剧院有所增加,郊区也定期放映露天电影,但总的来说,三年困难时期刚过去,群众生活还显得单调。夏友梅清晰记得:196311月,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批发市文化局《关于上海市郊农村讲故事的情况报告》提出:今后不但在上海农村要大力提倡故事活动,而且可以在工厂、企业、里弄、学校等基层单位中推广。于是,经过各区、县文化馆(站)发动,各街道、公社纷纷举办“故事会”。他决心加倍努力,运用新故事来反映社会新风貌。

当年,夏友梅一边自己勤奋钻研,一边认真参加上海川沙县文化馆的培训,使他的演讲、编撰水平不断提高,并跻身于沪郊第一批优秀故事员行列。《故事会》杂志发表的《半把剪刀》《革新迷》《两个稻穗头》等,夏友梅讲得非常生动,他自己创作的不少新故事,村民们听几次都觉得不过瘾。

1975年春,夏友梅被调入上海川沙县文化馆担任故事专职干部,实现了一个“华丽转身”。他从“游击队”变“正规军”后,马上大干一番,常为故事工作忙得废寝忘食。他曾回忆:“我常常挑灯夜战,宁愿多吃半夜饭,少吃年夜饭,稿纸写了一叠又一叠,本子改了一稿又一稿。有时,睏梦头里想到一个细节,也会半夜起床,开灯铺纸挥笔,往往苦思冥想一直到天亮。”当地一些老人至今还记得:一天,他忙于组织故事活动,竟然在晚上把儿子丢在川沙县城忘了带回家。有次,他关门练讲《救火英雄》时大声呼叫“救火”,邻居以为真的着火,都携盆带桶围过来……

正因夏友梅把全部心思都扑在故事工作上,使浦东的故事活动迅速崛起,当地政府于1984年举行了“夏友梅故事工作庆功表彰大会”。

“ 大赛八连冠只是新的起点”

1982年至1992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连续举办10届“上海市故事会串”,各区县文化馆(站)的故事员龙腾虎跃,踊跃参赛。夏友梅率川沙县文化馆故事团队通过激烈竞争,成为“常胜将军”,连续8次勇夺冠军,名震沪上。在他带领下创造的“八连冠”奇迹,奠定了浦东川沙以后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故事)之乡"的坚实基础。媒体记者采访时,他说:“大赛八连冠只是新的起点!”

1990年夏,《上海郊区报》(《东方城乡报》前身)发起评选“上海农村十大故事王”。夏友梅凭借自己故事创作、演讲的雄厚实力,首次称“王”。“故事是反映人民美好生活、倡导高尚品德、抨击不良现象的最活泼的文艺形式,应得到更大发展。”在朋友向夏友梅表示祝贺时,他这样说,“在我的故事人生中,我视群众文化工作为崇高神圣的事业,因而甘愿为之奉献!”

夏友梅直淡泊名利,但他为文化建设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所以各种荣誉接踵而来,相继获得文化部“群星奖”金奖、中国文联“世纪之光文艺作品评选”铜奖、“改革开放40年上海新故事发展特殊贡献奖”等30余个全国、市级奖项,还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并入选“浦东新区百名文化才俊”“浦东‘十佳’公益文化风云人物”“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沙故事’传承人”,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浦东电视台都曾摄制、播出关于他的人物专题片。



2005年9月,夏友梅故事艺术进修学校举行揭牌仪式


2004年,夏友梅从文化馆馆长岗位上退休。有朋友开玩笑道:“1993年,国家文化部编的《文化群英录——首批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小传》介绍您的事迹以来,您作为‘中国故事大王’屡屡在各地大型故事活动中备受推崇,被新闻媒体誉为‘故事艺术大师’,现在可以马放南山,躺在功劳簿上安心享福啦。”他却不以为然地回答:“故事艺术是我的生命,为了群众文化事业,我甘愿继续搔破头皮(构思),磨破嘴皮(宣传),跑破脚皮(采风)。我将继续奋斗!”

2005年,在上海浦东新区文广局和川沙新镇等的支持下,夏友梅故事艺术工作室正式成立,不久,夏友梅故事艺术进修学校揭牌。他为了实践自己“故事艺术也要从娃娃抓起”的愿望,仍坚持每天上班,双休日也常加班,一直忙得不亦乐乎,培养了众多优秀小故事员。

“让浦东开出海派故事的绚丽花朵”

此时,夏友梅作为故事界的领军人物,又有一个新的思考:怎样让浦东故事在新时期有新发展呢?他想到,上海有着千年人文底蕴,晚清开埠后,中西文化在此剧烈碰撞、频繁交融,使当地原有“底色”被显现,海派文化脱颖而出,与生俱来拥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特质,其精髓就是创新智慧。随着海派文化的繁盛,海派建筑、海派教育、海派小说、海派昆剧、海派灯谜、海派插花、海派盆景、海派服饰等层出不穷,唯独没有海派故事。他拿定主意:一定要让浦东开出海派故事的绚丽花朵。

于是,在夏友梅和他的故事团队积极推动下,浦东故事演讲不断创新:从“一人讲”到“多人讲”,从“清口讲”到“伴乐讲”,从“单拿话筒讲”到“配情景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而且,除了普通话演讲炉火纯青,方言演讲也别具魅力。因而,社会上曾流传这样的说法:到东北看二人转,到北京看京戏,到苏州听评弹,到浦东听海派故事。


夏友梅在讲故事


2005年夏,经过夏友梅等的精心筹划,上海浦东新区川沙新镇首先发起举办“首届华东六省一市‘川沙杯’故事邀请赛”,从2006年起,这项故事大赛被纳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系列活动,之后,“浦东川沙杯”长三角地区故事邀请赛、“浦东川沙杯”长三角地区迎世博故事邀请赛、“缤纷长三角·浦东川沙杯”故事邀请赛等大型文艺活动陆续成功举办,这既显示长三角故事艺术已经常性地“联动”,也表明海派故事跃上新台阶。《海派文化》报曾以长文介绍了夏友梅在海派故事开拓方面的感人事迹。

20168月,《宋庆龄童年故事》在上海书展举行首发式。除了常规程序,还上演一台海派故事“大戏”:来自故事之乡浦东的10名出色小故事员,熟练地演讲《宋庆龄童年故事》,孩子们轮流插话,有表情,有动作,还与配音相谐。精彩的表演,使台下挤得满满的书友们真切感受到这位伟人在童年就开始养成和显现的崇高情操、闪光品格。年逾古稀的夏友梅特意冒着酷暑来到现场,为自己的“徒弟”们站台鼓劲。



夏友梅在辅导小故事员


历年来,夏友梅在各种场合演讲故事已数不胜数,如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他就撰写红色经典故事6个,带队进入社区、部队、学校、企业演讲30场次。他已累计发表故事作品百余万字,出版《夏友梅故事集》《夏友梅戏曲故事评论集》《夏友梅故事艺术集》等专著。由于他不仅善于捕捉生活中灵感,深入乡镇搜集素材,还注重情节构思、人物刻画、心理描写,所以作品兼有大众文学的通俗、清新和纯文学的精练、细腻,既可听又能读,展示了鲜明的海派艺术风格。从1989年上海大学文学院等联合举办“夏友梅故事艺术评论会”,到2013年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等联合举办“夏友梅故事艺术50周年研讨会”,表明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他的故事艺术已逐渐成为一个海派文化品牌。

20223月,在上海故事家协会、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故事》编辑部等单位支持下,首届夏友梅杯全国青少儿故事大赛暨展演活动成功举办,它被专家称为海派故事的一次集中亮相。然而,他谦逊地表示:“我的故事本来是一碗‘咸酸饭’,食材简单但味道还可以,老百姓愿意品尝;如今,在各级领导的热忱关心下,浦东故事坚持唱响新时代主旋律,积极弘扬海派文化精髓,努力进取并升华,已成为一碗‘八宝饭’,脍炙人口。我仅起了一个老兵的作用。”

在夏友梅“艺术档案”里,也清晰显现了新故事从兴起到繁盛的“脚印”。诚如原中国新故事学会副会长任嘉禾所评价:夏友梅讲故事、创作故事的历程已有五十年之久,可他享有盛名却与浦东的改革开放同龄,因为他一炮打响的成名之作就是反映浦东改革开放的“大篷车”系列故事。可以相信,这位故事艺术大师一定会继续坚守给自己提供创作源泉、表演灵气的那片改革开放热土,让海派故事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发挥积极作用。

(文/朱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