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永安公司
在号称“中华第一街”的上海南京路上,矗立着一座名闻遐迩的现代化商业大楼――华联商厦,这里是人们购物的天堂,每天都吸引着无数中外顾客。它的前身就是旧上海南京路上著名的四大百货公司之一――永安公司,是我国民族资本在近代商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之一。
永安公司由旅居澳洲的华侨资本家郭乐、郭顺等兄弟创办。1897年8月1日,郭氏兄弟在澳洲悉尼市创设了专营水果批发业务的永安果栏,后改名为雪梨永安公司。十年后,他们用积累的资本,联合当地一些华侨合伙创设了以经销百货为主的香港永安公司,于1907年8月28日正式营业。数年后,郭氏兄弟又把眼光投向上海,决定以二百五十万港元的巨大投资,在上海开设一家大型百货公司。
郭氏兄弟选中了南京路上一块地皮,与其业主――大地产商哈同签订了租期三十年,每年租金五万两白银的租约。
1918年9月5日,营业面积达六千多平方米的上海永安公司正式落成,公司下设四十个商业部,经销商品一万多种,其中世界各国的高档商品占了百分之八十三。公司还兼营旅社、游乐场、酒店等附属事业,形成了吃、穿、住、玩为一体的经营体系。
1929年,郭琳爽从香港来到上海,任上海永安公司副经理,四年后升任正经理,直至1966年。
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永安公司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管理严密颇具特色的经营艺术,商场显眼处高悬了一幅霓虹灯制成的英文标语:Custmoers are always right――顾客永远是对的!
公司经常组织在商场内举办大型时装表演,借以招徕顾客,推销商品。表演者大多是公司女职工。此外还有商品操作表演、美容表演、邀请电影明星演唱、赠送奖学金等一系列别出心裁的促销手段,从而使永安资本集团在与同行的激烈竞争中确实领先了一步。
由于经营得法,上海永安公司在短短十多年里,利润年年增长,已数倍于当初的原始资本。香港永安资本集团的产业规模和经营范围也不断发展扩大,这段时期是永安公司的“黄金时期”。
然在旧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历经曲折,郭氏家属经营的永安公司也几番兴旺,几度衰退,在民族危机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下苦苦挣扎。
1932年日军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战火不仅烧毁了永安公司一部份产业,而且使销售额下降,利润滑坡。八一三事变后,南京路遭受日冠军飞机轰炸,死伤近千人,十七层楼的永安新厦一片狼籍,损失惨重,十五名公司职工当场遇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租界,对一大批民族企业实行“军管”,四名日军会计监督官进驻永安公司,控制了公司财权和业务经营权。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量美货倾销中国市场,上海永安公司受此影响,元气大伤,资金枯竭。总经理郭琳爽甚至打算把公司地产卖出,但却无人问津。“永安”这块金字招牌早已失去了往日诱人的光彩。到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公司经营已千疮百孔,陷入奄奄一息的境地。
1949年5月24日晚上,人民解放军攻入上海市区,永安公司职工在南京路上挂起了横幅欢庆解放。25日清晨,公司职工地下党员乐俊炎等人冒着垂死挣扎的国民党军队密集的子弹,将一面红旗插上了公司屋顶的最高建筑物――绮云阁。这是南京路上升起了第一面红旗。这家历尽沧桑的大型民族资本主义商业企业,以此开始了新的一页。
(海陬精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