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的珍贵档案
 

作为一名档案人,我异常喜爱收藏各类珍贵的史料。冬日,倚窗翻捡我历年来收藏的珍贵史料,发现有一厚册出版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抗战》三日刊,非常珍贵。杂志边缘已经泛黄变脆,仿佛经历过战火硝烟,但是装订书的黑色丝线,却依旧那样晶亮丝滑。

记得这一厚册《抗战》三日刊,是一位出生于抗战年代的朋友所持有的,得知我钟爱上海史,就特地赠送给我。而我知道珍贵,就特别包了书皮,装入一只文件袋,在书箱中收藏着。我工作繁忙,时光荏苒,却不料渐渐忘却了这本弥足珍贵的《抗战》三日刊。二十多年后,居然在今冬重新整理珍藏的档案史料时重新露出了真容。

 

韬奋创编的抗战杂志

翻看手中这份档案史料,为当时的全国各界救国会负责人邹韬奋在上海创办的《抵抗(抗战)》三日刊,1937113日第二十三号。该号刊登有潘汉年撰写的《加强我们的团结》,金仲华撰写的《苏州河岸的新阵线》,王达夫《罗将军会见记——东战场巡礼》,阮有秋《从抗战路线到内地工作》等文章,报道华北、上海最新战况,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抨击投降派的妥协言论,号召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笔名韬奋,祖籍江西余江。1922年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主任,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192610月任《生活》周刊主编。“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宣传抗日救亡。19331月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执行委员。同年7月成立生活出版合作社,任总经理。1933年至1935年,因受国民党当局迫害,远赴欧洲、苏联、美国考察,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思想。19358月回国,11月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19365月,任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6月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8月在上海出版《生活星期刊》。193611月,与沈钧儒等六人因“救国会”案入狱,19377月获释,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年底赴武汉。19386月,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7月将《抗战》与《全民》合并,出版《全民抗战》三日刊。“皖南事变”后出走香港,5月在香港复刊《大众生活》。194211月经上海赴苏中、苏北考察,1944724日在上海病逝。同年928日被中共中央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内外各方面人士的大力声援下,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在1937731日将包括邹韬奋在内的“七君子”释放出狱。83日,邹韬奋等救国会负责人应国民政府之邀赴南京,“贡献一些关于救亡运动的意见”,并同时着手创办新的抗战刊物。813日,淞沪抗战爆发。邹韬奋立即由南京返沪,经过五个昼夜的紧张筹备,由其任主编的《抗战》三日刊于819日在上海面世。邹韬奋在创刊词上宣布:“在这民族抗战的紧急时期,本刊的任务,在一方面是要对直接间接和抗战有关的国内和国际的形势,做有系统的分析和报道,显现其重要意义和相互间的关系;又一方面,是要反映大众在抗战期间的迫切需求,并贡献我们观察讨论所得的结果,以供国人参政。”

《抗战》三日刊自创刊伊始,就高举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大旗,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坚决揭露亲日派的一切投降阴谋,经常报道、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在华北敌后组织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业绩,使国统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全面正确的认识。而对于国民党政府,邹韬奋总是保持着清醒的“拥护”,始终坚持呼吁当局彻底开放民众运动和言论自由,保障人民权益,实行真正的全面抗战。


《抗战》三日刊上刊登的文章

 


创刊于上海的《抵抗(抗战)》三日刊


与邹韬奋创办的其他刊物一样,《抗战》三日刊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尽管战时交通困难,但邹韬奋总是千方百计地把刊物尽可能快地送到读者手中。《抗战》三日刊专门设有“读者信箱”专栏,随时和全国各地的读者保持着密切联系,全心全意地帮助读者解决他们所提出的各种问题。邹韬奋还号召广大读者群众共同办报,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为《抗战》撰写通讯和各种性质的文稿。正是因为《抗战》三日刊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很快获得了全国民众的青睐,从国内各阶级到海外华侨,不论前方后方,都拥有大量忠实的读者。尤其是千千万万的青年人,更是把《抗战》当作不可缺少的精神食量,称赞其为“良师益友”。

  在邹韬奋的精心编辑下,《抗战》三日刊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在所有抗日救亡进步刊物中独树一帜,非常适合战时读者的需要。刊名印在封面上方正中,手写体“抗战”两个大字庄严而富有战斗气息。刊头左边为本刊要目,简洁明了,让人印象深刻。对于国内国外的重大现实问题,每期都配以评论,进行深刻的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抗战》三日刊开辟的栏目有战局分析、专论时评、各方通讯、战时常识、杂感随笔、诗歌语录、地图漫画等。编者将内容的可读性、版面的易读性、插图的可视性结合起来,板式紧凑、顺序严谨、栏目相对稳定、插图与文字版面协调,为当时期刊所少见。

因受到租界当局的干扰,《抗战》三日刊自第七号起一度更名为《抵抗》三日刊。上海沦陷后,邹韬奋、金仲华等绕道香港、桂林、衡阳、长沙赴武汉,于同年1223日在武汉出版第三十号,并恢复原名《抗战》三日刊。至193873日止,《抗战》三日刊共出刊86期,193877日与柳湜主编的《全民周刊》合并,改为《全民抗战》三日刊。《抗战》三日刊的作者队伍令人嘱目,其中有社会名流宋庆龄、史良、沈钧儒、章乃器,有军界要人冯玉祥,有文化名人郭沫若、李公朴、茅盾、冼星海、臧克家,也有中共人士叶剑英、潘汉年、钱俊瑞,可谓极一时之盛。

《抗战》三日刊,是全面抗战爆发后创办的大批抗日救亡刊物中的佼佼者。它以宣传抗日救亡为核心,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扩大了我党的政治影响,代表了白区进步文化工作方向,引导了无数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珍藏至今的珍贵档案

 

《抗战》三日刊三天出版一期,对于上海战场的抗战记录十分详尽,如第一期文章《编辑室》说:“本刊内容力求适合抗战紧急时期的需要”。三天一篇的战场分析主要出自金仲华之手,并配以其兄金端华的上海战场图表,一村一河的争夺战,尽收眼底,让租界和战区的上海市民对敌我双方的战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让街头巷尾四飞的汉奸谣言不攻自破,让中国军民更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抗战》三日刊中值得关注的是在战火正旺之时,记者在日本的所见所闻,出自第一手资料,十分可信。如在《抗战》第2期的一篇《日本动员的印象》中,记者记录日本士兵辞别家人赴中国战场时的场景:当他们坐上车的时候,各人的家属及都市的学生们,都集到车站的月台上,每个人手里摇着一面小太阳旗,随着领队人的叫声,惘然地叫着口号,车里的兵等寻味着离愁,记挂着田园的荒芜,父母的饥饿,呆然沉坐在车厢里,连头也没有勇气抬一下,每个人口里啣着一枝粗劣的拷烟,濛濛地吹着……父母妻子的眼泪,却都不由地滴下来了,因为他们的儿子们,只见出去,不见回来,因着皇军的出征,他们的米愈贵,税加重,生活更没有办法了。”

 

这篇1938823日刊登的文章,注明是最近从日本归来的报道。这和八十年后,在热门网站和一些微信、博客等自媒体上不断渲染当年日本全国怎样疯狂,怎样朝野一心发动参加侵略战争的文字完全不同,以记者在当时、当地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第一手材料,还原了侵华日军普通士兵被军国主义裹挟的真实一面。

 

《抗战》三日刊自第30期起迁汉口出版,到193873日止,共出86期。装订成册,就成了手中这一厚册沉甸甸的珍贵档案,珍藏至今。

 

 

(文/梁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