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的三个科技发展规划

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上海曾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三个科技发展规划,为上海成功建设成为当时全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基地和先进的工业基地,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上海先后制定了三个科技发展规划,为当时上海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

一、《1960-1967年上海科学技术发展纲要》的制定

19582月,在全国编制科学技术远景规划的推动下,中共上海市委决定成立上海市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制定上海市的科学技术中、长期规划。410日,中共上海市委发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规划的通知》,明确制定上海市的科学研究规划应根据本市建设事业的当前情况和发展要求,掌握重点,确定一批科学研究的重要项目。195941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决定在全市成立机械、电机、造船、电力、冶金、化学化工、纺织、轻工业、土建、农业、水产、医药、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技术、计量、电子学、仪器仪表、自动化等19个专业组,负责制定有关专业的研究规划, 组织协作、交流经验。

1960年初,上海制定了《上海市1960-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纲要》。该纲要总的发展要求是:在1967年前,建立一个适应本市工农业生产及科学、教育、文化发展的具有特色的科学技术体系,在某些最基本和最主要方面达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水平,使上海成为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纲要》包括22个方面、52项重点任务,主要内容由发展“高精尖”工业产品、发展尖端科学技术研究和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等三大部分组成,即:

 ()根据上海市的原有基础、工业的发展方向、资源条件,在无线电技术、仪器仪表、新型金属和化学材料、精密机械、小型和新型电机制造、造船、喷气技术等方面应有系列性发展,使上海成为国家的新产品试制和新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大量的科学技术工作必须为加强工农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高精尖新产品服务。在工农业生产中迅速发展和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特别是广泛应用无线电电子学、超声波、放射性同位素、半导体、自动控制等最新科学成就,以革新生产技术。

 ()加速发展尖端科学技术的研究。在原子能、火箭技术、电子学、半导体等方面三年打下坚实基础,建立起一支有力的研究队伍,基本掌握世界既有的技术,并在某些方面作出突出成绩,成为国家的重要据点。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努力登上尖端科学高峰,以适应进入原子能时代、星际航行时代和自动控制时代的要求。

 ()迅速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加强独创性的研究。上海的生物学、医学、化学较有基础,应加速发展。数学、物理学更需大力开展工作,迎头赶上。八年间,要使上海的生物学、医学、化学、数学和物理学均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重要中心之一。

二、《1963-1967年上海新技术和高精尖产品发展规划》的制定

1960年春,中央批准在上海建立导弹研制基地。1962年,为了更好地调动和协调全市力量,开展导弹研制任务,市委决定组织编制一个以完成导弹研制任务为主的发展国防尖端科技的专题规划,并成立了市尖端技术长远规划领导小组,下设立由科委、生委、计委有关处室的同志组成的规划工作组,负责专题规划的汇总、平衡和初审工作。

1962年底,《1963-1967年上海新技术和高精尖产品发展规划》制定并通过。这次规划的目的和要求是:为了逐步把上海建设成为先进的高精尖产品和尖端技术的研究、试制、生产基地,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必要的力量,以导弹这一国防尖端产品为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若干具有方向性的新技术和高精尖产品的研究、试制、生产据点,把上海的工业科学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一步,为上海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编制专题规划的范围,一是具有发展方向性的高级精密产品及特殊设备,或技术任务;二是基础性和特殊性的新工艺、新技术;三是关键性的测试计量技术;四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基础理论。

经过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共确定了八个方面的专题规划:

(1)冶金部分:要攻克精密合金及成型材加工、高温合金及成型材加工、特殊钢及成型材加工等11个方面的技术关键专题;(2)化工部分:要攻克含氟材料、合成树脂等5个方面的技术关键专题;(3)机电部分:要解决特殊加工工艺、表面处理、特殊刃具量具及磨床等18个专题;(4)电子学部分:要攻克半导体技术、无线电元件等5个方面的专题;(5)仪器仪表部分:要解决光学仪器、电工仪器仪表等3个方面的专题;(6)计量测试技术部分:要攻克机械零件精密测量技术、无线电子学测量技术、低温测试技术等10个方面的专题;(7)轻工和硅酸盐部分:要攻克计时钟表、摄影材料等4个方面的专题;(8)纺织部分:要攻克新型纤维材料等两个方面的专题。

1963-1967年上海新技术和高精尖产品发展规划》是具有适应上海发展国防尖端技术需要、以完成导弹研制任务为中心、以国防尖端科技发展带动民用科技发展等主要特点的一个专题性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三、《1963-1972年上海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

1963年底,根据全国制定“十年规划”的精神,上海市委组织制定了《 19631972年上海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这次规划主要特点是在“为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总目标指引下,推动上海科技发展上新台阶,迎头赶上20世纪60年代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该规划发展的重点是6个新兴工业和18项新技术。6个新兴工业包括:新型金属材料、石油化工和高分子合成材料、新型无机和非金属固体材料、电子设备、精密机床和特种设备、精密仪器仪表;18项新技术包括:激光、红外、真空、氧气炼钢和连续铸钢、工业自动化、计算机、少切削和无切削、电加工、电子设备和仪器仪表、半导体、焊接新技术、同位素和射线应用、合成树脂制造和塑料应用、表面处理新工艺、新型炸药、高效避孕药、强力人造纤维及棉纺新技术、技术用纸制造。

为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上海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了对科技的支持。从1963年起,上海地方财政每年拨款200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100万美元用于进口科技情报资料,包括图书、期刊、专利和特种报告。科技人员队伍也迅速扩大。19661月,上海市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动员和组织全市有关工厂、研究所、高等院校、设计单位,围绕6个新兴工业、18项新技术,集中优势力量,逐一攻关,并相应地制定了技术改造计划共141项,投资一亿元。

四、三个《规划》实施后的主要成果

上海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制定的三个科技发展规划,对推动上海科技的迅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

()开拓了一批新兴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促进了新兴工业的建立

20世纪50年代后,国际上以原子能、喷气技术、计算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预示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当时,上海在这些新技术领域里完全处于空白状态。为了填补空白,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原子能、喷气技术、计算技术、激光技术、红外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新型材料等方面组织研究和攻关,是上海20世纪60年代早期三个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195810月组建的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是上海开展原子核物理与核技术科研工作的主力。根据上海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该所研制成我国第一台2500万电子伏特回旋加速器和质子加速器,建成上万克镭当量辐射源的低能核物理和辐射化学的研究中心;掌握了几种小型加速器的生产技术,建立了加速器的生产点;有几十种放射性同位素已在生产和医疗中应用。同时,还充分运用该所在放射化学、辐射化学、加速器、核电子等方面开始形成的优势,配合我国核试验等国防军工任务作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

195810月建立的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是上海开展计算技术研究的最早单位。195912月,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30次的103型电子管计算机,标志上海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他们进行的每秒5万次的J-501第一代电子管通用大型计算机的研制,1964年经国家鉴定投入运行,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并承担了国家核武器试验的大量计算任务,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作出了贡献。196512月,该所研制的X-2第二代晶体管中型通用计算机,通过了国家技术鉴定,成为上海首批工业化生产的计算机。同年,还着手进行了每秒百万次的第三代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的研制。

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技术、红外技术、新型材料等方面也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1958年,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与复旦大学物理系合作,研制成上海第一只晶体管后,相继又取得了锗单晶材料制备、硅单晶材料制备、锗晶体二极管、锗晶体三极管等重要科研成果,并先后向上海元件五厂、上海901厂等单位推广生产,为上海半导体工业的起步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1962年,上海冶金所开始试制集成电路,解决了P-N结工艺问题,制成TI'L单门逻辑电路,满足了当时研制百万次655型计算机对元件的需要。1963年,上海光机所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高功率激光器。1965年,上海硅酸盐所研制成功大面积人工合成氟金云母。

新兴技术的研究成果,促进了上海加速器制造工业、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制造工业、无线电工业、电子计算机制造等新兴工业的逐步建立和发展。随着新兴工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特种设备(如高真空、高压、低温设备)和新型材料工业以及精密加工、特种焊接、同位素应用等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

 ()国防尖端科研攻关任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国防尖端技术的科研攻关,是上海早期科技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规划要求,上海在1960年自行设计研制并发射成功了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T-7火箭,这是我国空间科学史上的第一个重大成果,为以后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64年底,上海试制成功第一枚地空导弹。19651月进行打靶试验,三发三中,一次成功。

196112月,上海承担了攻克原子弹工程心脏----制造“真空阀门(甲种分离膜)”的艰巨任务。经过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金属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和复旦大学的协作攻关,1963年取得了实验室成果,1965年建成工厂投入大批量生产。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还在有关单位配合下,解决了原子弹工程迫切需要解决的另一个关键技术难题,研制出了氟油,使浓缩铀工厂的机器重新恢复了运转。

另外,上海还为我国发展反导弹武器、舰艇、人造卫星等承担了大量协作配套任务,攻克了许多技术关键,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推动了上海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初步改变了上海工业生产技术的落后面貌

上海早期的三个科技发展规划,都十分明确地规定了工业生产部门和企业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具体任务,先后组织开展了新型金属材料、半导体、无线电、高分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试制、生产基点的建设,对许多新的技术领域,开始了探索研究和试验,开辟了一些新的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冶金工业方面,集中了有关研究单位和工厂的主要技术力量,先后试制成功各种精密合金40余种、稀有金属35种、摄氏750度以上的高温合金以及多种特殊钢种和型材,为航空、火箭、原子能等新兴工业和自动控制技术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关键材料。在新兴金属材料方面,有了黑色和有色冶金、精密和高温合金以及金属合金的研究、试制、生产的基础,初步建立起比较齐全的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体系。在新型硅酸盐材料方面,有了光学玻璃、各种特种玻璃、微晶玻璃、石英玻璃以及高频陶瓷、人造宝石的研究试制基础。在有机高分子材料方面,对合成树脂、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都开始了研究工作,对含氟、含硅元素有机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在石油化学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精密机床和特殊设备方面,系列地发展了精密磨床,初步建立了低温、高压和高真空设备的生产基点,使机械工业逐步走上了自行设计的道路。机械工业产品自行设计的比重,从1957年的20%提高到1965年的80%,已经能够生产成套的25万吨合成氨设备、5万千瓦的电站设备、12万吨水压机以及一部分高精度机床。电站设备的制造,从1958年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12万千瓦双水内冷发电机以后,又试制成25万千瓦、5万千瓦、10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使这一新技术日趋成熟。在电子技术方面,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建立了电子元件工厂,初步掌握了红外、超声和水声技术以及电子显微镜的制造技术。在半导体技术方面,锗、硅以及若干种化合物半导体的研究试制基点也建设起来了,有些研究成果已开始应用于生产。

 这一时期,上海工业系统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1962年成立了市技术改造指挥部,从1962年至1964年,完成改造项目545个,使上海原来陈旧落后的工业生产技术面貌初步得到改变,传统的工业结构得以突破,工业品从仿制发展到自行设计、制造,从低级发展到高级,从单机制造发展到生产成套设备。到1966年,全市生产用的87种主要成套设备,有78种能自行配套制造。

()基础科学研究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缩短了与国外先进科学水平的差距

随着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上海科技发展规划的实施,19571966年这十年中,是上海基础科学研究获得重大成果最多的时期,大大缩短了与国外先进科学水平的差距。

在生物学方面,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化学系共同协作开展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研究》,取得了在世界上首先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重大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此外,在生物医药、植物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9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另外,还有8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4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科研机构初步形成体系,科技队伍迅速壮大

为了保证科技发展规划的实施,在这一期间,上海的科研机构有了很大的发展。1957年时,全市只有77个科研机构(其中独立科研机构29个,非独立科研机构48)。到1966年,全市已发展到182个研究机构(其中独立科研机构88个,非独立科研机构94)。在这些研究机构中,既有各行各业的专业科研机构,更有一批新兴技术研究机构和基础研究机构,初步形成了能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的科研体系。更可宝贵的是,上海的科技队伍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市自然科学技术人员,从1957年的721万人发展到1966年的1569万人,专业科研人员从1957年的7356人,发展到1966年的235万人。科技队伍的迅速壮大,为以后科技工作的更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黄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