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服务提高自主创新之路的实践与启示----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例

在科技资源成为战略性资源的今天,如何有效地整合和共享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课题。2003年以来,上海积极致力于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下简称为“研发平台”)的建设,不断探索集聚共享科技资源,服务科技自主创新之路。回顾和总结上海研发平台的建设历程及其基本经验,对于上海进一步深入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无疑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世情、国情和市情催生上海研发平台的建设

建设研发平台,是上海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上海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一)世界科技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促使科技基础条件上升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

科技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快,全球范围内科技创新竞争加剧,促使对科技资源占有、配置、开发和利用的方式,成为决定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

1990年以来,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公共财政支持。[1]美国政府实施国有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国策,设立专项资金连续支持数据中心群的建设,并利用法律手段保障其信息畅通。英国政府则强调把加强一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最优先任务。欧盟委员国创办“创新驿站”,整合科技资源、打造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研发集群。日本政府和民间企业共同出资组建“技术研究组合”,在短时间内,通过集中资源对关键技术领域进行突破,快速赶超技术先进国家。

因此,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支撑科技创新的水平,正在成为国际较量的新焦点、各国政府支持创新活动的优先选择和政府发挥职能的重要领域。

(二)“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出台,促使中国将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列入议事日程。

为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全面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增强国际竞争力,我国于1995年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之后,2004年,我国出台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 2006年,我国进一步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同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再次强调:“科技投入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2008年出台的《科学技术进步法》,进一步明确了科学资源共享和共建的原则精神。

国家对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上海建设研发平台、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三)“科教兴市”战略的推进,促使上海将建设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作为一项战略任务。

作为我国最早启动建设地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地方,上海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探索集聚共享科技资源、推进自主创新的道路,推出了建设“科学仪器共享”、“重点实验室”、“专业服务机构”等措施,于1997年建立了“上海市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并建设了新药筛选中心、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等一批技术服务平台,以减少创新资源的重复和分散,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

2003年,伴随着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启动的步伐,上海市委、市政府把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以推进。同年12月,上海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将平台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出。20041月,《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向全社会开放大型科技仪器、设备和公共实验室,为各种产业研发提供设计、检测、测试、标准化等专业技术服务”,[3]据此,上海正式启动了研发平台的建设。

此后,上海不断探索建设以国家和上海可持续发展需求为导向,遵循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建设具有上海区域特色、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长三角、为华东地区、为全国服务。

二、探索集聚共享科技资源服务自主创新的历程

2003年起,上海本着“共建、共享、协作、服务”的建设理念,不断推进研发平台的建设,探索整合共享科技资源、创新平台运行和服务模式的机制,先后经历了2004-2006年的规划建设、2007-2010年的完善提高和2011年至今的转型发展三个阶段。

1、规划建设研发平台

2004-2006年间,上海通过构建组织领导体系、制定总体规划、从“一网两库”[4]建设入手,有序推进研发平台的建设。

为加强对科技平台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与协调,做好与国家科技平台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的有效对接,加强区域科技平台建设的协同合作。上海逐渐建立起多层次、分工有序的组织领导体系。其中,“研发平台指导协调小组”由市领导和相关委办局主要领导组成,负责平台建设和运行的总体指导和跨部门的整体协调工作;“研发平台指导协调小组办公室”的职能由市科委下设的“研发基地建设与管理处”承担,负责组织制定平台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2005年成立的“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负责统筹研发平台的建设管理和运行服务等工作。

为确保研发平台能切实为上海科技创新创业提供有效的支撑,上海在调查科技创新资源现状和需求,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研发平台由科学数据共享、科技文献服务、仪器设施共用、资源条件保障、试验基地协作、专业技术服务、行业检测服务、技术转移服务、创业孵化服务和管理决策支持等十个系统组成的总体框架,以及“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类协调、分步实施”的总体建设思路。

2004年起,上海以“一网两库”为重点推进研发平台建设。同年714日,上海研发平台正式开通服务,科学数据共享、科技文献服务、仪器设施共用三个子系统率先实行科技资源共享。2005年后,上海加速推进研发平台建设,积极参加“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专项建设,牵头建设开通“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用协作网”,有序推进建设“区域综合科技信息共享服务网”。

2006年,上海研发平台已搭建起一个由十大子系统组成的网络平台,形成由400多个服务网点构成的综合服务网络。研发平台集聚了涵盖生命科学、先进制造、化学化工、中医中药、电子信息和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基础数据资源3.1TBCALISNSTLCSDL及万方数据公司等四大文献系统、以及上海市图书馆等28家文献服务信息库;大型仪器设备设施1230台(套);整合了国家、部、市重点实验室128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个;与35家创业孵化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并从中培育10家服务单位。[5]研发平台通过网站和建设呼叫中心,提供网络访问、语音、传真、短信、电子邮件等形式、涵盖科技研发基础条件支撑、专业技术、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创业孵化全方位扶植的共享服务,并逐步探索建立“政府承担、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公共服务机制。到2006年年底,平台服务量累计达75万次,网站访问量累计677万次。[6]

2、完善提高研发平台

2007-2010年间,上海以《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6-2008)》为指南,按照“瞄准需求,分类推进;激活机制,突出共享;政府主导,多方共建”的建设原则,不断完善充实研发平台十大系统的资源建设和服务功能、推广构建覆盖全市各区县、园区、行业协会的共享服务体系,促使研发平台真正成为一个科技资源集聚共享的平台。

研发平台坚持以政府主导推动,通过链式、分布式、市区联动、政企合作等模式汇聚科研院所、高校等传统的科技资源,同时,通过实施加盟机制,汇聚社会各类科技服务资源。迅速有效地集聚科技资源,使2009年的上海研发平台已“成为上海科技资源信息门户和集散地。”[7]2010年底,研发平台整合汇集了全市32家科技文献单位,拥有30万元以上大型科学仪器5805台,覆盖各个学科领域,235家在沪国家级、部委级研发基地和34家国家级检测机构,建设了12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18个区县服务中心以及52个服务站点等。[8]

为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上海选择以大型科学仪器的共享使用为突破口,探索以立法推动开放共享。20078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明确了信息报送、新购评议、共享服务评估和奖励等制度和政策,同年11月实施。这是我国首部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的地方性法规,有效地激励和促进了仪器共享。2008年,又发布、实施了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基本信息报送实施暂行办法》、《共享服务评估与奖励暂行办法》等配套管理办法,2009年起,还对使用过研发平台仪器设施服务,并在上海市注册的中小企业给予使用费用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这一切“对于促进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中小企业研发和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9]2010年底,平台汇集的仪器总量达5805台(套),仪器原值总计约57.93亿元,分别比2007年底《规定》出台前增长了300%185%[10]

与此同时,上海通过构建多层次的服务体系、规范平台建设、完善功能布局、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能力,促使集聚起来的科技资源更加快速有效地实现共享。上海研发平台,一方面依托区县科委、高新园区、行业协会、创业孵化器等机构,逐步建立了由研发平台管理中心、18个区县服务中心、7家行业协会和30个高新园区的服务站和786家加盟服务机构组成覆盖全市的服务推广体系,[11]并先后在四川都江堰市和新疆喀什泽普建立了服务驿站;另一方面,构建了集信息采集、发布、加工和管理功能于一体的共享平台,建设了从用户认证、服务申请、服务过程跟踪、服务结果传输、服务数据统计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制定了服务规范、服务流程、考核激励方案,以及总体建设技术规范,规范了平台的建设和服务。在功能布局上,研发平台括由700余位专家学者提供科技创新创业专家咨询服务专家咨询系统——“星·问答”,通过上海研发平台网站、呼叫中心“科技114服务热线电话”为用户提供线上服务,为用户提供。

2009年至2010年,为推进九大高新技术产业[12]发展,研发平台整合行业内的各类产学研资源优势单位,以支撑产业发展为目标,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优化平台布局,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组织推进了78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加盟研发平台并加大对外服务力度,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等高新技术领域重点打造评定了高性能宽带、清洁高效发电设备等首批12家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同时,先后向1.6万家企业提供了总价值达4479万元的“创新服务礼包”和2000家科技企业推出了“世博礼盒”赠送活动,[13]为企业主动提供科技资源支撑。通过与各加盟服务机构联手,依托研发平台汇集专家和科技资源的优势,研发平台正式启动了研发公益培训项目,针对企业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开展一系列培训。2010年,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用户需求,完成平台门户网站的改版工作,新建创新知识库、仪器产品库,推出标准文献全文查阅、个性化文献服务等新的服务产品,整体提升了平台网站的功能和稳定性。截至2009年底,研发平台注册用户达24.7万名,其中80%以上为企业用户,对外总服务量为1452万次,网站日均访问量超过12万次。[14] 2010年底,平台注册用户达到31.4万户。平台6年来累计对外服务2880万次。[15]

研发平台不仅推动了上海地区的资源集聚和共享,还带动了长三角地区乃至华东地区科技资源的集成、共享和利用,促进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2007年到2010年,上海继续推进国家科技基础条件项目“区域综合科技信息共享服务网”建设的同时,借助“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和江、浙等省正式启动了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先后开通了“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文献共享系统和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技术转移系统。同时,研发平台服务的影响面进一步向全国辐射,上海研发平台服务对象已覆盖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包括港澳台地区)。在总体功能上,研发平台成为区域创新服务核心和国家基础条件平台的节点。[16]

3、重点围绕功能提升,加快向“创新支撑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的转型升级。 

2011年至今,上海以“服务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发展”为主线,围绕开放、公开的要求,实施“科技114工程”,完善服务平台体系,提高服务整体效能,[17]全面提升研发平台功能,促使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由“资源集聚共享平台”向“创新支撑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的转型升级,服务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

为引导企业更好地开展服务,上海研发平台在稳步推进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同时,于2012年对11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35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等两类技术平台试点实施评价、奖励制度。根据评估结果,对其中的9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16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进行平台能力提升项目支持,初步实现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授牌服务考核奖励”的管理模式,形成对平台的长期稳定支持。[18]也推动了投入方式由“项目建设型”向“建设、运行、评估和补贴”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上海研发平台促进重点资源加盟,拓展平台资源类型,提高科技资源服务能力。2011年,上海光源价值14亿元、超算中心价值2亿元、同济大学风洞中心价值2亿元的一系列重大装备完成加盟手续,研发平台超千万元的设备达到36台。同时,在掌握全市612家市级检测站的资源和服务信息基础上,促使其中的161家加盟平台。到20126月,研发平台集聚了总价值超过80亿元的大型科学仪器6500余台(套)。[19]通过继续落实仪器共享规定,采用使用补贴政策,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开机率和共享率分别由2003-2004年平均的37.53%17%提高到2011年的96.94%54%。较法规出台前增长了近3倍。2011年,上海共有90家仪器管理单位逾1050台大型仪器提供近13万次的共享服务,奖励金额约1000万元;共有561家中小企业申报了补贴,使用了104家单位的635台大型仪器,平均至少为每家企业节约了174.7万元的仪器购置资金。[20]

围绕服务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发展,研发平台不断打造服务品牌、创新服务机制、升级服务模式、深化服务体系。2011年,研发平台在掌握超过3万家全市企业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定期编辑制作“科技114信息速递”,主动推送服务信息,建立了服务用户的新渠道。同时,继续向全市3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推送“科技114”服务礼包,[21]促使更多的企业了解并开始使用研发平台的各项服务。2012年,研发平台以“用户管理和服务模式转型发展”为核心,围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聚焦产业重点,贴合企业需求,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一站式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机制,升级服务模式,组织实施“万户工程”,即上海市万户研发企业推进工程。计划遴选10000 家研发企业,利用平台优质资源,强化产学研用互动,为这些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从用户管理、服务模式、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四个层面对研发平台的服务模式进行升级。[22]为进一步深化研发平台的服务体系建设,以更高效和更直接的服务方式覆盖更多的企业用户,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发平台正式启动企业集团服务站建设,在宝钢集团、纺织控股集团、仪电集团、轻工控股集团、上药集团这5家龙头企业中建立企业集团服务站,将平台资源与服务拓展到这些集团所属的各类企业,同时利用企业集团各类资源和专家开展对外服务,进一步支持企业整合利用创新资源,推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应用推广和产学研合作。2012年全年新建企业集团服务站9家。[23]同时,大力加快服务企业创新的创新驿站建设。到201210月,上海全市共建设创新驿站26个,其中市内驿站11个,与其他省市共建15个,收集技术供应信息320项,走访企业477家,挖掘企业需求574项,促成项目对接85项,组织活动24场次,参与2700多人次。5年来市区两级驿站共走访企业4992家,挖掘企业技术需求6971项,促成对接3148项,先后为全市3家上市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全市首批200家技术创新型企业中上海创新驿站服务率占15.5%[24]此外,平台继续与各加盟服务机构联手,充分发挥汇集专家和科技资源的优势,根据平台用户和企业的需求,依托平台加盟单位、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专家库等资源,组织科技政策培训、专业技术类培训,主题系列讲座、专家对接会、远程视频授课、座谈沙龙等不同类别与形式的公益培训,以此提升平台的服务能级。2012 年度推出了覆盖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训主题季,2013年度主推“科技政策”“知识产权”“行业检测”以及上海地区重点新兴产业“生物产业”和“新兴信息产业”五大系列主题培训。[25]

目前,研发平台已基本形成了以加盟单位、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为主体,以区县服务中心、园区及行业协会服务站为纽带,以研发平台网站、呼叫中心以及平台专家库为窗口,为社会用户提供包括服务机构、服务资源、服务机制和服务政策等科技公共服务,运行有序、服务专业、用户满意的研发平台服务体系。研发平台的786家加盟服务机构,覆盖全市17个区县,集聚275个在沪国家级、部委级工程中心与重点实验室及全部34家国家级检测中心等研究基地。201211月底,研发平台注册用户已突破40万,累计对外服务5725万次,门户网站累计访问量2.25亿次;共有专业技术服务平台73家,服务行业各类用户25.88万家,同比增幅达11.6%;面向各类用户提供服务次数62.44万次(项),其中为中小企业用户提供各类服务49.63万次(项),占服务总数的78.4%[26]

三、研发平台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2006年启动建设,到2004年正式运行,直到今天,上海研发平台已经发展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示范基地和重要节点,为降低科技创新创业成本、改善科技创新创业环境、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研发平台门户网站Alexa排名也居国内同类网站之首。总结上海研发平台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于上海继续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自主创新道路,进一步做好整合共享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用联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促使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必须树立共建共享的理念,才能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积极性。

上海研发平台在推进全社会各类资源加盟平台共享服务的同时,积极宣传和倡导“共建、共享、协作、服务”理念,努力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从而使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赢得越来越广泛的参与和支持,研发平台的用户量、服务量、知名度与美誉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在全球范围内科技创新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无论是个人或单位或社会或国家,必须树立共建共享的理念,才能高效整合利用科技资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减少创新资源的重复和分散,降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风险,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2、必须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和前提,才能做好各类科技资源的集聚。

开展调查研究,是做好科技资源整合的前提之一。因为只有调研,才能搞清科技资源的分布、存量和使用情况,才能明白企业和产业创新创业的需求和瓶颈,才能有的放矢的规划布局和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切实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产业奠定良好的科技资源基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在国内没有成熟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的前提下,上海依靠领会国家关于平台建设总体精神,深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一线,走访科技人员,充分调研各类机构的服务需求、资源存量以及瓶颈制约,并结合上海自身科技资源共享的实际和特点,才形成了研发平台的布局,即由十个子系统构成的服务体系。“这一架构,既能逐一对接国家科技基条件平台的各系统,又涵盖了从研发基础支撑到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创业孵化、专业服务等各个环节创新的需求。”[27]此后,研发平台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各类用户需求调研与分析,并以此为资源拓展的依据,重点加强了影响面广、基础较好、需求较大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有效地满足了重点产业与中小企业的研发需求,适应了重点产业和战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

3、必须结合法制建设和探索建设、运行、服务新机制,才能确保共享科技资源。

科技资源的共享是解决我国科技资源短缺困境和充分发挥现有科技资源潜力,推进国家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为确保各类科技资源真正实现共享共用,上海在法制建设、创新研发平台建设、运行和服务模式和机制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在法制建设上,上海通过制定实施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及其配套办法,大大调动了大型仪器服务供需双方的积极性,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上海通过制定服务规范、流程和考核激励方案,以及总体建设技术规范,规范了研发平台的建设和服务,保证和提高了服务质量。

在国家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的指导下,探索平台建设、运行、服务的体制机制。在平台建设方面,坚持以政府主导推动,在科研院所、高校等传统的科技资源优势单位建立平台的同时,不断探索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平台建设思路,带动社会各方资源参与平台的建设与服务,建立股份制、理事会、会员制等多种平台运作形式。

在平台运行机制方面,联合财政等相关部门,推动以“项建设型”为主的投入方式向“建设、运行、评估和补贴”相结合的投入方式转变。

针对资源和需求用户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大力培育和发展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快科技资源和需求者的对接,提高资源共享效率。[28]

在理顺科技资源使用者、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权益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多元参与的组织模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创建形成跨部门、跨区域的多层次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黄坚)

 



[1] 李铭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彰显政府职能转变》。《文汇报》,20031229日。

[2]陆晓春主编:《激活创新之源  成就创业之梦——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纪实》,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5月版,第223页。

[3]李逸平主编:《2005年上海科技年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8月版,第14页。

[4] “一网两库”指: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及专业服务协作网、科技基础数据库和科技文献资源库。

[5] 李逸平主编:《2007上海科技年 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9月版,第279282页。

[6] 李逸平主编:《2007上海科技年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9月版,第279页。

[7]2010上海科技年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10月版,第191页。

[8]2011上海科技年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10月版,第322页。

[9] 2011上海科技年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10月版,第326页。

[10]2011上海科技年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10月版,第322-323页。

[11] 2010上海科技年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10月版,第191页。

[12]九大高新技术产业,九大重点领域分别为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13] 2010上海科技年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10月版,第191页。

[14] 2010上海科技年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10月版,第191页。

[15] 2011上海科技年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10月版,第322页。

[16] 寿子琪主编:《2009上海科技年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10月版,第155页。

[17] 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在上海市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20120815日。

[18] 2012年上海科技进步报告》,第51页。

[19] 2012上海科技年鉴》,第170页;《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工作简报》,2012年第7期。

[20] 2012上海科技年鉴》,第170页;

[21] 2012上海科技年鉴》,第170-174页。

[22] 2012年上海科技进步报告》,第51页。

[23]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工作简报》,2012年第12期。

[24] 2012年上海科技进步报告》,第51页。

[25] 《上海科上海科技报》,2013423日。

[26] 2012年上海科技进步报告》,第3页。

[27]陆晓春主编:《激活创新之源  成就创业之梦——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纪实》,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5月版,第209页。

[28]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工作简报》,2009年第9期,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