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精神的形成与海派文化的蕴育和发展
 

 

上海的城市精神品格成长于城市的发展史、奋斗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炼概括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这为上海进一步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上海城市精神品格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成长基因和血脉灵魂,已经深深融入于城市的发展史、奋斗史,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与城市个性的统一、历史传承与时代进步的统一、内在价值与外在形象的统一。城市精神品格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与时俱进,体现城市内在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展现在城市各个层面和各个方面。城市精神品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能更好感召人、激发人、凝聚人。

人类追求永恒和不朽,一座城市亦是同理。城市精神品格是城市软实力的内核所在,将历史轴线拉长看,最能体现城市发展特色和个性的,就是软实力。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更能彰显城市底蕴、影响更加持久深远。世界著名城市都有鲜明的城市精神与品格,对城市软实力具有引领性、决定性作用。历经时光洗礼,城市精神与品格内化为城市软实力之基,推动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跃升。

 

城市治理促进上海商业文明诞生

 

回顾上海正式设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这个举措为中国的一座海滨城市埋下了腾飞伏笔。1843年,上海开埠,从此走上了一条中西交融和现代化的路途。上海在1843年开埠以后,迅速崛起为江南乃至全国的中心城市。1881年,上海《申报》的一篇文章首次用“东方的巴黎”来指代上海,所谓“人之称誉上海者,以为海外各地惟数法国巴黎斯为第一,今上海之地不啻海外之巴黎斯”。上海的人口开埠时是20余万,到20世纪40年代,突破了500万大关。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置上海县开始,中国就多了一座新兴的滨海城市。1843年,上海开埠,从此又走上了中西交融之路、现代化之路。


上海外滩老照片


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五百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1845年,英国首先在上海设立了租界。近现代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在中国的城市发展史上可谓是一奇迹。文明是城市的生命,上海城市文明就是上海的活力与发展之源。

鸦片战争后,近代上海的城市治理最初起源于为加强租界治安管理,英美法三国各自建立的本国租界内的警察机构——巡捕房。在西方现代化警察制度的治理示范作用之下,上海华界也紧随其后建立起近代意义上的城市治理规范。一方面,租界内警察机构的出现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但另一方面,租界警察机构带动了上海社会治理观念的近代化转型。


19世纪90年代中期,新开河一带海味商号聚商成市。图为十六铺北端的新开河一带街景


中国传统的社会治理主要是依靠中央集权的庞大行政体制和官僚体制,清代上海设县后的治安主要由县尉和巡检负责,必要时军队也会参与。太平天国运动后,大量难民涌入上海华界,华界社会秩序一时间陷入混乱。1907年上海设立“上海巡警局”,统一管理上海华界警务,这成为上海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警察治理机关。

上海开埠前,原有的城区市政管理极为落后,垃圾遍地、臭气熏天。基于公共健康安全的需要,租界当局率先在租界区域实现了公共卫生的常规化,逐渐将西方的公共卫生制度移入上海。上海早期的公共卫生是由警务机构负责管理。工部局下设的警务委员会,其职责除负责巡捕房事务外,还负责租界的公共卫生管理。

工部局建立不久,就让新组建的巡捕在维持租界治安的同时,对肉类食品的卫生、街道清洁保养工作和垃圾清运等进行检查、监督。此后,又对菜市场的营业与卫生进行严格的制度设计,实行规范化管理。除环境卫生外,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的法规章程也是传统中国所未曾有过的新式社会治理内容。租界当局为了保证这些城市管理规章贯彻实施,除了配备能够履行职责的庞大的巡捕队伍外,更辅以司法惩罚和经济处罚相结合的管理手段。法规的权威性和强制执行,保护了都市公众的利益,使都市公共秩序得以建立,同时,也使巡捕作为在辖区管理都市社会秩序的权威形象得到体现和强化。


繁华的老上海外滩


较为完善的城市治理促进了近代上海商业文明的诞生。上海作为长江的入海口,海陆交通十分便利。伴随着近代上海开埠,在原有传统商贸发展的基础上,近代一些著名的工业集团开始出现。例如,江南制造局是中国第一家也是近代最大的军工企业。此外,还有上海机器织布局、轮船招商局和电报局等。近代中国的大部分轻工也都在上海率先出现并形成了相应的行业和规模。这些商业文明也成为近代上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上海的位置襟江带海,扼守长江出海口,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上海开埠以来,上海顺势而起,成为长三角地区主要对外贸易港口。上海也因此逐渐发展成为经济高度发达的商业城市。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交错统治下,近代中国城市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之间进行了极为艰难、曲折的转型发展。伴随着西方文明、商业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引入,上海这座繁华都市的精神文明在历史的车轮下逐渐演化,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文明观。

 

近代上海城市文明开始迅速发展

 

梁启超曾言:“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精神既具,则形质自生。精神不存,则形质无附。然则真文明者,只有精神而已。” 当时,“文明”引领着社会时尚,也成为思想领域的价值尺度。它不仅是一个学术概念,而且是在西方影响下建构的近代话语。从“戊戌”到“五四”,知识界大体接受了近代文明的概念,并对其思想蕴含进行了辨析和反思。针对文明风尚的物质化偏颇,他们彰显了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戊戌思想家重视“开民智而导文明”,对中西文明有所比较。梁启超既肯定世界“渐进于文明大同之域”的趋势,把文明看作一个相对的进化过程,又阐述了近代文明的一些基本原则。当社会思潮聚焦于由物质和制度来对比中西差距时,他们又大倡精神文明。


老上海鳞次栉比的商市


作为近代中国首批开放的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开埠后的上海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伴随着租界的建立,西方文明的传播及实践正深刻地影响上海政治改革运动,逐步改变上海人的部分价值观念。如“上海者,上海人之上海也。上海人得此天然地势,宜其组织特色文明”;“上海者,固上海人之上海,而非白晳人公有之上海也”。赞美与厌恶的交织反映了当时的上海革命斗争思想初步显现,矛盾的深化更是形成了近代中国城市的原型结构。1925年的五卅运动,使上海的这场危机演变成了一个质疑中央政府执政能力和外国驻京使团的全国性危机。随之而来的是席卷全国的反帝运动,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

社会的多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各种成分之间的混乱和冲突,是一个现代大都市形成的肥沃土壤。自开埠后,近代上海是第一个接触国外文化的城市,其外来文化是由西方文明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构成。近代上海文明起源于吴越文明,其原著居民主要来自于江南周边地区,自然根基不深,易与外来文化、外来思想融成一片、和谐相处。伴随着西方物质文明的引入,近代上海人民经历了对西方文明从诧异到崇尚、推崇的过程。

自上海开埠以后,人们时常会说到上海在传递西学、文明输入方面的作用,称上海为“新文明之出张所”“陶冶人才之文明渊薮”。特别是报刊业的传播与发展,以《申报》为代表的近代上海报刊不遗余力地向上海乃至中国人民介绍西方文明及其成果,从科学知识、制度机制到精神文化,都在影响着这个古老的国度。同时,资本主义工商业是上海的经济主体,外来殖民主义者愿意在此长期居住和贸易。由于各方势力的聚集,上海是一个高度异质化社会,资本与人才的高度聚集造就了上海多方势力斗争的竞争格局。

 

独具特色的海派文化应运而生

 

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融合下,新市民文化逐渐形成。市民社会是一种社会交往方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决定交往方式。这种交往包含一切物质交往,包括商业活动和生活。近代上海在高度都市化的过程中,市民文化和阶层在不断演变,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极端化,大致分为了资本聚集的资本家、中产阶级和底层劳动人民。在新市民文化和阶层的背景下,近代上海的城市治理趋向于多元化和融合化,为后来的现代化城市治理提供了改革模板。同时,在战乱中上海的文化事业、传播媒体依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更是凸显了其深厚文化底蕴和错综复杂的时代环境。


上世纪初南京路雏形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明比较》中写道:“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正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和交融,才使得这些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世世代代延续下去。近代上海的文明观也正是在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深化不断发展。

上海作为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其文化也相应得到了迅速发展和繁荣。商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促进了海派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上海文化的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风格。近代上海兴起的海派文化的典型特征就是,兼容并蓄、多元互补、不拘一格、灵活创新,融多元文化熔于一炉,在包容一切中创造一切。海派文化,像水一样兼容并蓄;没有海派文化,就没有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200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用这十六个字来概括上海的城市精神。

海派文化是一种发端于上海,但并不局限于上海区域的现代性城市文化类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产物。海派文化以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的城市发展为时代背景,在江南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融合各种新的文化滋养而形成。


苏州河老照片

关于海派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甚至不同语境下,各有不同的理解,不断损益、代谢、嬗变、拓展和深化,大致经历了一个发轫、争议、沉寂、新生、倡扬的发展脉络。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海派文化早已内化为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重要体现。置身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海派文化以其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品格,与红色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辉映,在世界文化交融激荡中绽放出独特光彩,为上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本质性资源。面向2035年,上海提出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不仅要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功能,同时更要具备鲜明特质的城市文化,而海派文化就是体现上海全球城市卓越性的文化特质。全球城市是所在国家文明与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代表和象征,上海作为中国的全球城市,要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上海探索和上海样板。海派文化彰显着中国特色现代全球城市的独特文化魅力,新时代的海派文化将对中西不同的文化形态进行充分的吸纳、聚集、融合,创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面建成。

改革开放以来,海派文化从江南文化的土壤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完成了从承继江南文化、到熔铸江南文化、再到引领江南文化的历程,从而推动了上海文化在整个江南文化格局中心地位的确立。在长三角一体化成为重要国家战略的背景之下,新时代的海派文化将引领江南文化的现代转化,构建长三角文化共同体,为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从城市文化意象构建和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角度来看,海派文化已经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特质的核心表达,如何进一步丰富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内涵和影响,打造具有时代魅力和世界影响的新时代海派文化高地,对于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海派文化中包含有追求卓越的创新之道,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本来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海派文化。创党建党敢为天下先的革命文化,要努力弘扬;上海作为工人阶级的摇篮,那些红色人物的红色故事,更要努力挖掘。对于位处太平洋西岸中国东南沿海交汇点的上海所呈现的新文明形态,无疑将是海派文化的最新呈现。

理解新时代海派文化之于上海的价值与意义,我们需要建立综合立体的时空维度。一是历史的维度。新时代的海派文化虽然在城市文脉的传承上有很多近代海派文化的文化基因,比如近代上海开埠以来形成的上海的城市空间、文艺形态、文化设施、名人名作等都为新时代海派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新时代的海派文化,是新的时代语境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近代海派文化有本质不同的是,新时代海派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革命文化、传统文化,还是先进文化,新时代的海派文化都有丰富而具体的呈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也为新时代海派文化提供了最为鲜活的思想力量。对于新时代海派文化与近代海派文化的解读和阐释,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对上海在不同历史阶段城市定位的根本性不同,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远东大都市的根本区分。新时代海派文化本质性内涵主要来源于改革开放后上海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来源于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形成的新的上海现代城市格局,更来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二是空间的维度。对于新时代海派文化当下实践与未来发展的研究,要放在世界、中国、长三角和上海四重空间所构成的整体格局之中,上海在这四重空间中的方位和方向决定了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样态和走势。当前全球发展趋势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逆全球化的力量和意识形态的矛盾不断形成新的冲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扛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旗,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中西文化的吸纳和贯通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提供独特的中国经验。新时代海派文化具有开放性的品格和包容性的胸怀,鼓励多样性文化的繁荣共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一脉相承。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放眼未来,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将拥有四个维度的文明:首先是信息文明。当我们进入信息社会,这是对工业社会的超越。我们知道,上一轮的全球化是工业文明主导的全球化,现在到了信息社会,信息文明正在构建。市场经济讲究交换,信息文明时代讲究的是共享。如今,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举世瞩目,譬如移动支付诞生在美国,但在中国普及。中国有可能第一个进入共享经济社会。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这一新的文明形态有内在的契合。第二是生态文明。工业文明带来生态污染严重。如今表面上看西方的生态污染减少了,其实这与经济产业结构有关。西方的虚拟经济是不可持续的。这一点,马克思的《资本论》早已阐述过,可谓洞见深远。中国如今的大量制造业,确实是从西方引进的居多。而未来我们要达到融合自然共生的一种生产模式,努力构建生态文明。第三是治理文明。西方民主表面的选票制的弊端,已经越来越让世人所了解。这个世界需要新的保持社会长期和谐稳定的模式。这是全世界根本制度的竞争。中国的治理水平已经世界公认,中国模式得到更多国家认同。最后,必然是文化。文化本身是融合创新的。西方文明却持有等级论,认为它们才是高一级的文明。而中国则承认每一种文化都有主体性,在文化维度上,我们正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文化理念。上海的将来,无疑将在上述四个维度上代表中国创建的新形态全球城市。



繁华的南京路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文化是城市创新之魂,追求创新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生命表达,是城市创新的内在动因。上海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上海用自己的改革探索和创新实践不断给全国以启示,成为全世界看中国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翻开新世纪的篇章,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使上海成为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的先锋城市。城市,让世界更美好的世博会、吞吐能力世界领先的洋山深水港、打造离世界最近的地方的自贸区、与全球分享中国机会的进博会、成为一体化发展试验田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等创举均为世界所瞩目。先行者和排头兵一直是上海在全国发展格局中重要性的体现,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是一个不断见证奇迹创造奇迹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及浦东的历史变迁,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显著优势,生动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上海的开放与包容,在当年造就了东方巴黎;未来的上海,则必然更加辉煌。

 

 

(文/梁英青  贾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