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华彩下的艺术世界

 

近日,“任重水墨丹青艺术展”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刘益谦、王薇夫妇策划,谢定伟担任策展人。

展览吸引了无数中国传统艺术爱好者的目光。这是这位近年来广受市场青睐的47岁艺术家在上海的首次美术馆大展,分“龙吟”“雪君”“玉山”“雁阵”四个章节共展出任重总计108幅作品,涵盖人物、山水、花鸟多个门类,几乎全是最近五年的新作,呈现水墨丹青高超精湛的技艺,也亮出对中国古典意象审美缘物寄情的超然又自我的理解和表达。

 

艺术的饕餮盛宴

 

此次画展备受业内外关注,每天慕名而来的参观者络绎不绝。艺术爱好者品味着“龙吟”“雪君”“玉山”“雁阵”四个章节的108幅作品,享受着一席艺术的饕餮盛宴。

任重,字千里,号逸矦,1976年生,职业画家、收藏家,画室名浴桐小馆。其自幼习画,至今四十余载,师古人之迹更师古人之心;自幼得乃翁教诲,筑基国学涵养诗文,遍临名迹精研古法;弱冠以后游学四方,客居于京沪蜀等地,善师前贤之迹更师前贤之心。其创作不拘泥于某家,而是博取众长,创作题材含花鸟鱼虫、人物亭台、山水竹石,国画所有门类无一不涉足,又都自成一家。


嵇叔夜服散图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以《嵇叔夜服散图》启幕,描绘魏晋名士嵇康坦肩、散发踞坐在榻。2005年,任重在上海完成此作,艺术家借嵇康隐逸高蹈、出仕不群的意象,表明自己对独立人格的坚持,“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其他作品则均为近五年的创作,分“龙吟”“雪君”“玉山”“雁阵”四个章节展出,既是对作品题材的归纳,也暗示着作品意趣与灵感来源。

其中,“龙吟”表现中国神话传说“龙”的力量,以及孤松、枯竹、隐士的孤高不群;“雪君”描绘雪中君子的质朴纯洁、风资卓绝;“玉山”不仅呈现多件山水画,也包含了《毛公鼎·百花王》《落叶·散氏盘》等传统器具的画作,营造古典之美;“雁阵”是对前三章的总结,虽然每幅画作的题材、风格各有不同,但就像大雁群飞,指向了同一目标,即中国画自古以来的最高追求“穷神变,测幽微”。


雪竹图


策展人谢定伟评价任重的创作:“唯其用心诚,用意专,用力精,用情真,又兼天资秉赋,使其成就精湛高超的技艺,可以问道,可以近乎道。”近年来,任重创作的作品“己不囿于造化,亦非古人所能拘制”。 窦唯·朝简专为展览营造了《雪竹赋》《雁阵赋》等多首背景音乐,玄妙幽远地在展厅中逸荡,与任重的画作一起,实现音画神契、天人合一的气韵。任重从少年时代起,窦唯的音乐就一直陪伴在创作中,使他“屏蔽现实于画外,敏锐自我于画中”。此次艺术家也将其创作时的心境分享给了观众。

任重自幼生长于银川。银川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宁夏平原中部,具有西北雄奇与江南灵秀兼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的城市特质。他的父亲是特级教师,亦是当地著名的画家,善小写意。母亲是制砚的高手。任重幼承庭训,随父亲学画。由于他聪慧,又由于他的勤奋,仅限于银川的营养已难以满足他。2002年,上海博物馆联合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现象级大展“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徐熙《雪竹图》即为72件国宝之一。当年观展之时,第一次亲睹《雪竹图》原作的任重,对它一见倾心,将其视为高山仰止般的艺术存在,认为这代表着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最高境界,真正达到宛若天成、天人合一的境界。为了这幅作品,他总共刷了十几次这个国宝展,每次都不惜排上一两个小时的长队。此后又曾有缘进入上海博物馆的库房,细细揣摩作品中的高妙之处。这才有了十几年后雪竹画法成就的艺术“进阶”。任重到上海后,从上海博物馆藏的《雪竹图》入手,反复研习,渐入佳境。从2015年、2019年的两次以雪竹为主题的展品来看,他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扎实而有力。可以说,塞北江南的银川,成就了他。去年十一月,任重萌生了在上海办展的想法。

此次龙美术馆展出的宽3.74米、高1.74米泥金绢本雪竹通景六屏《雪竹图》,正是近十年来任重对雪竹系列探索而来的泣血之作,绘的正是立于山石之上的丛丛雪竹。画中覆上皑皑白雪的竹叶,密密匝匝,错杂相间,却不失和谐的韵律感。它们呈现的白,不是用白色颜料画出来的,而是留出来的白,是所用绢布的底色。竹竿、竹叶等边缘,用墨色层层烘染。再衬上背景的远近浓淡,让画面彰显出微妙的层次变化。如此巨幅之作,在落笔之前即已通盘考虑众多细微之处的留白,实乃不易,非得胸有成竹。



《苍龙吟雪》


                            三友图


《寒来》(局部)



也正是用这种独特的雪竹画法,任重触类旁通,将其延伸在雪梅、雪松、雪树、雪荷、雪蕉、雪浪、雪瀑等诸多题材上,不仅越画越得心应手,还越画越自成一格。“雪君”章节中,尺幅小巧的雪树图成为一整面展墙上唯一悬挂的作品。背后满铺的墙纸,正是将这幅作品放大数十倍的视觉效果。墙纸上画面原作的细节纤毫毕现,单钩墨线的流畅笔意,留白雪枝的清透莹润,叶片间掏染的分明层次,每一处都经得起细看甚至推敲,非常细致。


雁阵赋


与《雪竹图》一样,宽5.36米、高2.38米的四条通景屏《雁阵赋》,任重也是远离京沪,回到塞北老家构思创作出来的。其中的艰辛和曲折真不可为外人道也。回首往昔2005年,他正值三十岁,创作于上海的《嵇叔夜服散图》,写嵇康以自喻,是因为其“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其时,他希冀自己能够扩大交游,在游于艺的同时,摸索出自己特点的路子。

对传统的继承与突破

此次画展展出的很多画作都堪称精品令人叹为观止大开眼界。可以说,每幅作品都值得细细品味。“龙吟”章节里很多作品颇有张力,极富视觉冲击力,诠释着当代视角下中国神话传说中“龙”的力量。不少雪松图以张扬遒劲、盘根错节的松枝,形成远望如苍龙般的气势。“玉山”章节里,只见任重以颇有趣味的颖拓法,画当代的清供图,“玩”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所谓颖拓法,指的是用毛笔画出拓片效果。画中,任重不仅用细致的笔意“拓”出古代器物的立体图形,营造古典之之之之美,还让泛黄的落叶飘落于散氏盘,毛公鼎长出艳丽的百花,生机盎然意趣丛生


此次展览中仅一件作品即构成一个章节“雁阵”的《雁阵赋》,宽5.36米、高2.38米,以四条通景屏形成呈现,更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全然融入了艺术家的生命体验。而北宋名臣田锡的《雁阵赋》,是这件作品的文学源头。小时候读到《雁阵赋》时,任重就被文辞中的天地浩然之气而打动。从小在宁夏长大的任重,也常常在长空看到“雁过”,观察大雁的姿态与行迹,感受雁群朝着同一方向飞去那个瞬间无可名状的美感。他于是想到画自己熟悉的雁阵,画大雁的诚与信,勇与善,画它所象征的中国人追求的最高品质。这张画任重构思了三年,草稿画了17版,最终一稿花去七个月的时间创作,并且特别邀请好友窦唯合作,以同名音乐形成音画合璧的默契呼应。

站在顶天立地的《雁阵赋》面前,壮阔幽远的氛围感扑面而来。任重说,在这幅画中放得更多的,还是情感。不管一张画也好,我们的生活也好,它一定有一个真实的来源、有自己感情上的提纯,然后才有真诚的反应。


《江崖仙侣》


有幅作品如特写镜头般将视角推向偌大江崖的局部,只见一对鸟儿展翅翱翔,掠过山石,如是构图,已然具有当代趣味。亦有作品聚焦的不知海浪还是江波,以细腻传统笔法表现着光影之下的明暗变化,俨然融汇中西,让人不由生出人生如水、永不回头的感慨。

现身此次展览的108幅作品中,除了第一幅《嵇叔夜服散图》2005年创作于上海之外,其余107幅均为任重最近五年的新作。尽管内容涵盖人物、山水、花鸟多个门类,耐人寻味的是,其中三分之二与雪有关。这得说到任重在雪竹画法上的突破。突破的起点,在于《雪竹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一幅五代北宋名画,距今已有千年,国画大家兼书画鉴定大家谢稚柳根据典籍中记载的徐熙的“落墨法”,推论其作者为五代南唐时期的花鸟画名家徐熙。这幅作品中雪竹的画法甚为独特,完全不以墨色实写或双钩填彩,而凭借浓淡各不相同的墨色与笔法相组合,全然由大量留白反衬凸显出枯木、湖石、竹叶、竹茎与积雪。借由这种技法,物象更见阴阳凹凸,别有生动之意。除了《雪竹图》,这样的画法不仅前所未见,此后亦难觅踪迹,就像是画史上的一个谜。可以肯定的是,其画法极为复杂且耗时。

         

                 《松·水·岩》


《羲皇》



《雪君》


               


各式各样的精美画作


                     

 

据谢稚柳之子、此次展览的策展人谢定伟透露,当年父亲积数十年光阴研究《雪竹图》,但由于徐熙公认的真迹已荡然无存,因此他在1970年代研创了自己的落墨法,除了花鸟画,还推演至山水画。但谢稚柳的落墨法,并未采用《雪竹图》的反衬留白技法,或许是当时他已处于晚年,无论眼力还是体力都难以全然再现这种技法,只在一些画作中运用了《雪竹图》中的某些元素。因而,当看到任重新近创作的一系列雪竹图时,业内不少专家都眼前一亮,大为吃惊因为画中所用技法与徐熙《雪竹图》中的反衬留白法如出一辙。对于艺术的评判,官方、学术与市场构成三种维度。其中市场是最为直观的,代表着人们用真金白银投出的喜爱度,无异于流量。在当代艺术动辄弹眼落睛的当下,任重从传统中走来的艺术样貌,似乎稳稳拿捏住了流量密码,构成了圈内耐人寻味的“任重现象”。而循着这个展览,人们拨开流量的迷雾,看到的其实是支撑其画作的学术根基,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任重画作在当代的“圈粉”,诠释的正是传统文化之于当代不会消退的价值,焕发新生的可能。


《雪梅仙侣》(局部)


《玉质寒操》



任重近影


2000年,任重在云南举办个人画展,展览开幕半小时内作品就被订购一空。也从那一年起,他的作品频频现身拍场,价格扶摇直上,艺术评论家薛永年称其为“新生代之翘楚”。任重的创作不拘泥于某一家,而是博取众长,显示出“多面手”的艺术才华:花鸟、人物、虫草、走兽、清供、楼台、舟楫、山水等传统国画科目,无一不精;工笔、写意、水墨、青绿、没骨等绘画技法,无一不通;诗文、钤印方面亦颇有修养。的每一幅画作可以说都非常惊艳。学习晋唐宋元,在任重看来,并不是要复古。他本人亦绝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活在古代的风雅中——年轻时的任重组乐队、唱摇滚,衣着入时,与标准定义上的古代文人相去甚远,或许更似竹林七贤。任重是想在追慕传统的过程中,重拾渐渐湮灭的“古人之心”。

深谙传统技法,任重的画又显然不止于传统面貌。此次展出的不少作品中,均可见其独树一帜自我表达和时代叙述,显然在为传统找寻联通现今的全新语境和时代特质。

 

 

(文/贾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