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初心之旅 档案见证光辉历程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西路325号(原上海美术馆),地处上海人民广场历史风貌保护区,人民公园西侧,占地10000平方米,是全面综合反映上海6000年悠久地方历史及革命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品总数约11万件,藏品类别分十五大类:书画、金属、陶瓷、工艺、证章、文献、印刷、纺织品、石刻、钱币、照片、剪纸、邮票、唱片和其他杂项等。

20031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成为中国博物馆学会城市博物馆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单位,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50年代,原跑马总会大楼曾作为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馆址



原跑马总会大楼老照片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现馆址所处的正是上海历史建筑——原跑马总会大楼,而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也正是从这一知名历史建筑起步的。原跑马总会大楼是旧上海举行赛马活动的场所,即上海跑马厅,主楼有4层,高53米。建筑面积达到21000平米,规模庞大。大楼底层外墙是花岗石,上部装饰以褐色面砖和间饰石块。大楼西侧,有着贯通二、三层的塔什干式柱廊,气势恢宏,正面楼顶还矗立一座钟楼,因而成为上海的地标性建筑。1949527日上海解放后,在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的直接关怀下,原跑马总会大楼作为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馆址,并于1952年正式建成开放。自此,跑马厅大楼这座充满殖民色彩的建筑被赋予了新的象征,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新的文化地标。五年前,该址又作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馆址向公众开放。近年来,历史博物馆经常举办各式各样主题鲜明、内容翔实丰富的展览,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前往参观。例如,《初心之地 美好生活——庆祝建党100周年文物史料展》回顾和展示了百年来的中国社会发展,受到各方好评。


今天的历史博物馆


解读红色底蕴  展现珍稀鲜见的档案史料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这里,党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艰苦奋斗,将这座城市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本次展览以上海为视角,解读上海城市精神中的红色底蕴,反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展览分为“红色之城 英雄之城”“众心逐梦 人民城市”“伟大时代 美丽上海”三个部分,共展出展品139件(组),其中首次展出展品38件(组)。这些展品不仅有上历博(上革博)多年来的旧藏,如辛亥革命上海起义时的陆军旗、《青年杂志》、五卅运动时期传单、上海民众慰劳团向新四军敬献的锦旗、贺友直《石库门风情》长卷等等珍贵档案实物,也有许多是近年新征集所得物品,如陈一心以地下党领导身份参加革命运动的文献、1992年股票认购交款收据、APEC领导人会议签名卷、上海东西部扶贫与援建的物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见证物等。展览希望通过这些展品,体现上海的城市精神,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跃升。

 

 
上历博“初心之地 美好生活——庆祝建党100周年文物史料展”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展览展出的辛亥革命上海起义时的陆军旗无疑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见证。《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915日创刊号至19267月终刊共出9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

毛泽东说:“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要依靠群众,就要启蒙群众、动员群众,说普罗大众听得懂的话。白话文便是一种向下延伸的文化触角,是大众语言。“五四”运动前后,以《新青年》为载体,白话文开始登上媒体舞台,并很快以其通俗易懂的特点,占据主流,迅速成为主体传播形式。《新青年》杂志首倡中国报刊白话文,成为一代报刊翘楚。以白话文为重要表现形式的新文学运动,从《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上刊发的《文学改良刍议》开始。在陈独秀的推动下,1917年初,《新青年》正式张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本次展览展出的《青年》杂志是非常珍贵的档案史料,记载了当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本次展览对于展陈形式精心设计,展厅内设置了三个不同时代的生活场景,从家居装潢和市民生活见微知著,体现社会发展。贺友直的《石库门风情》长卷与张弛的《海上揽胜》长卷组成的新旧上海对比,上海这座历久弥新的城市正在不断书写更加精彩的中国故事。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观展同时,“来革命场馆学党史”活动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启动,并发布首期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节目单”。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项目,该“节目单”涵盖全市35个革命场馆及旧址中的51个红色展览和30个社会教育活动,意在引导观众通过看建筑、看实物、看展陈和听讲解、听讲座、听党课,切身感受党的百年历程。

据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在这些场馆旧址中,可以通过“三个看”“三个听”实现“三个学”。一看建筑,品鉴精湛工艺。革命场馆和旧址大部分都经过了或正在进行修缮或环境整治,这些焕发新生的革命文物建筑本身就极具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二看实物,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出的红、蓝两本《共产党宣言》,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上海民众慰劳团向新四军敬献的锦旗,上海鲁迅纪念馆独家收藏的《故事新编》手稿、《毁灭》翻译手稿以及诗歌、杂文、书信等手稿,李白烈士故居展出的李白同时期的抗战期间军用电台接收部分,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将带给观众最直观的视觉冲击。三看展陈,体验身临其境。修缮一新的多家场馆均对内部展陈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综合运用“声、光、电”形式,沉浸式体验、场景化演绎等多媒体展陈方式,使得观众身临其境、置身其中。



上海历史博物馆夜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记载中国革命史的档案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作为党的诞生地、党创建过程的中心以及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早期指挥中心,上海的革命史资源源远流长、点多面广、丰富多彩,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些列入首期“节目单”的革命场馆和旧址,大部分都经过了或正在进行修缮或环境整治,这些焕发新生的革命文物建筑本身就极具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比如即将开放的中共一大纪念馆的门头门楣保留石库门元素,建筑采用庄严的拱形石雕门设计和青红色砖瓦相结合的外墙,呈现典型石库门式样,与隔街相望的中共一大会址新旧交融、相得益彰。54日重新开馆的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靠近延安中路一排石库门建筑的八个门洞、16根砖柱及门楣,修复材料取自天然石灰岩料,原汁原味保留了建筑的历史风貌。

 

穿越时空“对话”百年峥嵘岁月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场馆通过多媒体展陈方式,使得观众如同身临其境。比如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运用电子触摸屏展示烈士家书与手稿,借助“动态影像窗”再现上世纪20年代石库门里弄场景,增强了展览互动性和历史代入感。


开在历史博物馆里的咖啡馆



上历博Mapoly咖啡甄选店内的“口袋展厅”



上海历史博物馆庭院开放后吸引了很多人前往


在创新红色故事的传播方式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邀来当年亲身参与护校工作的陈一心现场讲述迎接上海解放的日日夜夜。这位90岁高龄的地下党老同志备具感染力的讲述将历史拉近,使逝去的岁月和记忆变得鲜活清晰,让听者动容。静安区文史馆在下属五家红色主题场馆自主开发的五堂不同主题的情景党课,则创新采用密室逃脱、答题闯关、弄堂游戏等多种互动形式,增强观众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据透露,市文旅局将于后期持续更新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节目单”,有效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览还采用新颖的观众互动模式开展,其中,“永不消逝的电波”互动展项引人注目。观众可在此亲手体验发报机发送情报,致敬牺牲在上海解放前的英烈。发报机背后的舞台装置图片由黑白至彩色,盘旋而上,配以巴金豪情一语“上海,美丽的土地,我们的!”象征革命走向胜利,党带领人民走向新生活。

展览开幕当天,上历博(上革博)特别邀请了两位五年级学生,作为小小讲解员进行部分展品的讲解。配合展览的进行,上历博(上革博)后续还推出了“初心之地美好生活——庆祝建党100周年文物史料展”情景宣讲、“留下你的红色印记”等教育活动,带给观众置身其中的党史学习氛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向革命先驱致敬,向建设者学习。

 

展现近代百年中国女性生活形态掠影

 

上历博(上革博)还与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共同主办了《风尚与变革——近代百年中国女性生活形态掠影》展览,以女性生活形态的变迁,作为透视百年间中国社会变化的一个窗口,映现旧纲维的逐步解体以及新秩序的逐步建立。

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的百余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伴随着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进程,女性逐渐成长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新力量。在各种社会因素的促动下,现代女子教育兴起,妇女职业领域有所拓展,女性纷纷走出家门、接受教育、投身社会,追求平等,这一女性独立自主的历程也成为晚清至民国社会变革的有力印证。

本次展览分为家庭与婚姻服饰与身体教育与职业三个单元,共选取100余件文物,涵盖书画、瓷器、玉器、服饰织绣、文房杂项、文献证章、老照片等。从物的视角出发,展览较全面地回顾了近代百年中国女性生活形态的新变,如婚姻与家庭的逐步文明、服饰与美的演变、教育的普及、职业生涯与社会角色的转变,以此为窗口,来透视中国近代女性生活投射下的历史镜像,以及她们身后新旧更迭的时代图景。


(文/应秀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