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名校档案专题指南

一、概述

上海是我国最早孕育和发展近代教育的地方,至今已形成了一批富有文化内涵的大、中、小学,有的已有百年历史。如敬业中学,可以算是上海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学校。该校创立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初名“申江书院”,乾隆三十五年改名“敬业书院”,该书院人材辈出,有文史学家陆锡熊和以诗文赢得“乾嘉江南七子”称号中的赵文哲、黄文莲等。书院以后随我国学制的演变而变化。道光八年(1828年)又设高级“蕊珠书院”,从敬业书院选三十六名优秀学生继续深造,再择其中十八名上登瀛(登瀛:即入学宫;瀛:瀛洲,古时称为仙境。人们把入学宫比作登临仙境),上舍榜(舍榜:优等生)。这些情况表明了封建时代的上海教育已较发达。

上海开埠后,受西学东渐影响,新学逐渐代替旧学,在全国首开近代教育之先河。近代上海教育,一直是两条主脉并进发展。其一是教会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1850年上海最早的教会学校徐汇公学由天主教会创立。同年,美国公理会传教士裨治文夫人创办了上海第一所女子学校----裨文女塾。以后文纪女塾、清心中学堂、圣玛利亚女校、中西女塾等一批教会学校又陆续创办。教会还是率先在上海创办高等教育的机构。1879年,美国圣公会为推行高层次教育,创办了“圣约翰书院”,1896年,在书院内设大学部,设置文、理、医、神四个学院,成为当时沪上唯一一所高等学府。1905年在美国注册,正式称“圣约翰大学”,毕业生享有美国同等学历的待遇。该校毕业的学生能力和才学都很优秀,不少人在国内外政治、经济、外交、工商各界拥有相当地位。同期,教会还创办了沪江、震旦等教会大学。教会学校尽管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在传播西学、培养人才方面,对中国近现代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代上海教育发展之另一条主脉是中国官办和私立的学校。由于中国近代遭外强侵略,屡战屡败,使清朝政府中一批头脑较清醒的官员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社会的落后,他们怀着“富国强民”的心愿,纷纷兴办新式学校。1876年中外合办了一所学习近代自然科学为主的学校----格致书院,为社会培养了许多科技人才。1878年,第一所中国人办的新式小学“正蒙书院”创办,参照外国办学体制,设置课程、发展学生组织、建立作息等,兼重德育、智育、体育。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创办新式学校的呼声日高,资产阶级维新派认为:兴学就能启蒙,启蒙就能救国。所以这个阶段全国创办了不少新式学校,上海成绩尤为显著。1896年,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即交通大学前身),设师范院、外院(小学部)、中院(中学部)、上院(大学部),形成三院一贯的新教育制度,成为我国大学、中学、小学三级学制的雏形,初步形成国人办小学到高校的普通教育体系。同时,民间办学进一步兴起,澄衷蒙学堂中学部、民立中学和南洋中学堂等一批私立学校相继创办。至1907年,上海已有271所学校,其中,中国人办231所、华洋合办5所、外国教会办35所,基本上形成了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体系。

二、学校概况及馆藏档案内容介绍

(一)小学篇

1、上海市实验小学

原名“万竹小学”,1911年李廷翰创办并任校长,校址露香园万竹山房(今露香园路242号)。该校师资雄厚,教员大多毕业于龙门师范和务本女塾。1911年办校图书馆,为小学图书馆首创。1919年被国民政府教育部评为全国十一家优良小学之一。此后改名为“江苏省立上海市实验小学”。1941年该校拒绝向汪伪政府登记,而改称“阜春小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为“上海市邑庙区中心小学”。1956年又改名“上海市实验小学”。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外贸专家徐昭隆、金星金笔厂创办人汤蒂因及蒋经国、蒋纬国兄弟等均为该校毕业生。

相关档案有:上海市工务局有关万竹小学建筑校舍文书(1928年、1930年、1934年)、上海市社会局关于万竹小学的文件(1934年、1936年)、万竹小学概况(1937年)、上海特别市教育局关于万竹小学员工任免事宜来往文书(1941年)、万竹小学关于毕业名册、成绩表、试卷事宜致市教育局的呈(1941年)、上海市妇女联合会秘书处关于万竹小学简况(1949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上海市邑庙区中心小学改为上海市实验小学的通知(1956年)等档案。

2、梅溪小学

初为1878年由张焕纶创办的 “正蒙书院”,被公认为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书院以当时上海传教士所办洋学堂为楷模,课程设置有国文、时务、格致、数学、外语等。该校先后改名为“梅溪书院”、“梅溪学堂”、“蓬莱路第一小学”、“梅溪小学”,今校址在蓬莱路128号。

相关档案有:上海市工务局有关梅溪小学等请领营造执照文书(1927年)、上海市土地局关于收回梅溪小学操场西部土地的文件(1930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梅溪小学新旧校长交替及移交事项(1935年)、上海市社会局关于市立梅溪小学的文件(1936年)、梅溪小学为送毕业生名册致市教育局的呈(1939、1940、1945年)、上海市蓬莱路第一小学推选优秀教师报告表(1956年)、上海市城建局关于同意蓬莱路第一小学使用河南南路土地的函(1958年)等档案。

(二)、中学篇

1、上海中学

1865年由苏松太道丁日昌创设,初名“龙门书院”,地址在上海县城南园原蕊珠书院湛华堂内(今南市区凝和路乔家路口),后又在吾园旧址(今南市区尚文路)兴建书院院舍。1904年更名为“苏松太道官立龙门师范学堂”,开设算学、地理、物理、化学、历史、国文、英文、日文、体操等课,教学与研究一时称盛,成为上海县城内最高学府。1910年改名为“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7年易名“江苏省立上海中学”。1935年初迁往上海县吴家巷,占地四百亩。1949年6月,改名为“上海市上海中学”,今址为上中路400号。历届校友中有以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为代表的现任或曾任党和国家省部级以上领导90多位,两院院士49人,解放军将领29人。

相关档案有:法租界公董局关于江苏省立上海中学的学生人数及学校开支报表(1927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江苏省立上海中学立案文件(1930年)、江苏省立上海中学概况(1930年)、江苏省立上海中学一览(1930年、1933年1936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上海中学学籍文件(1932年)、原上海中学校长西谷先生的来往函件(1937年)、上海中学毕业纪念刊和同学录(1938年~1949年部分年份)、上海中学概况(1949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市立上海中学移交清册(1949年)、上海市军管会文教委员会关于委托孙福熙代理江苏省上海中学校长的令(1949年)、上海市军管会文教委员会关于核发上海中学等校首批留用教职员名单的训令(1949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上海中学等九个学校教育质量的调查报告(1955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总结、推广上海中学生物教学先进经验工作的文件(1955年)等档案。

2、市三女中

由圣玛利亚女中和中西女中两所著名教会学校合并而成。圣玛利亚女中,1881年由文纪女校和裨文女校合并改组建立,学校迁入曹家渡圣约翰大学内,初名“圣玛利亚女校”,1923年购白利南路(今长宁路1187号)自建校舍,并改为“圣玛利亚女中”。中西女中,1890年由美国传教士海淑德创办,校址初设汉口路西藏路,后迁江苏路。初名“中西女塾”(英文名Me Tyeire School),海淑德任首任院长,招收上等家庭女子为对象。1930年改名“中西女子中学”。宋氏三姐妹、张爱玲、顾圣婴等都曾在此就读,被誉为“女子人才的摇篮”。1952年两校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后,合并命名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相关档案有:《中西女塾之片面观》(1919年)、中西女中同学录(1900年、1934年、1937年)、《墨梯----中西女中年刊》(1919年~1948年部分年份)、《凤藻----圣玛利亚女中年刊》(1919年~1941年部分年份)、上海特别市教育局关于中西女中等十七校的立案令(1943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私立圣玛利亚女中立案令(1947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中西女子中学与圣玛利亚女子中学合并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并调覃英为校长,派薛正为副校长的令(1952年)、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推选优秀教师报告表(1956年)、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填报的上海市普通中学报表(1959年)等档案资料。

3、光明中学

由法国人创建于1886年,始名“法文书馆”,1913年改为“中法学校”,是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设立的主要教授华人法语的学校。学校经费由公董局和法国天主教会共同承担,试行法国学制,各级学生享有法国同等学校待遇,学生毕业后可在法租界公董局或法商洋行中任职,部分还被派遣赴法国深造。1946年改组为“上海市私立中法中学”。解放后,正式命名为“光明中学”,校址是淮海东路70号。

相关档案有:法租界公董局关于中法学校法驻防军营拆除、校舍修建及排水的文件(1927年)、上海市政府关于中法学校呈请备案事与社会局等的往来文书(1937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警务处关于中法学校校友会成立及举行同乐会文件(1938年)、中法学校校友会会刊(1939年)、法租界公董局公共工程处关于中法学校的文件(1942年)、中法学校上海同学会会员名册(1946年)、中法中学登记表(1951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接办私立光明中学改为上海市光明中学派赵书文为代理校长的令(1953年)、光明中学推选优秀教师报告表(1956年)、光明中学填报的上海市普通中学报表(1963年)等档案。

4、上海市第二中学

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近代女子中学。初名“务本女塾”,于1902年由吴馨创办,初址小南门花园弄。初仅学生7人,分寻常和高等两科。由于吴馨教育有方,学生人数激增。1909年迁入西门外黄家阙新址,设师范三级、中学二级、小学四级。1917年增设中学部,后又设高、初中各三级。1928年改名为“上海市立务本女子中学”。该校师资质量较高,教学认真,成为近代上海著名女子中学之一。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校舍被炸,改称“怀久女子中学”继续办学。1945年又在永康路200复校。解放后改名“上海市第二女子中学”,现为“上海市第二中学”。

相关档案有:务本女中纪念刊(1926年、1949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务本女中学籍(1932年、1933年、1946年)、《上海各图书馆概览:务本女中图书馆》(1934年)、务本女中教学时间表(1936年)、上海市社会局关于务本女中教职员调查表(1937年)、教育部关于指派务本女中校址的令(1937年)、上海特别市教育局关于怀久女子中学解散事宜的文件(1942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务本女中被接管前人员、校产、上课情况的材料(1949年)、务本女中关于接管工作总结报告和概况表(1949年)、市二女中关于教改工作情况汇报(1965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上海市第二女子中学改名为上海第二中学的批复(1967年)等档案。

5、市西中学

前身为 “尤来旬学校”, 于1869年由具有中英混合血统的尤来旬女士创办,校址在虹口美租界的密勒路,主要招收在沪年幼失去父亲的外侨子女。此举得到了上海中外人士的赞赏,其中英籍商人汉璧礼爵士捐赠了大笔款项,尤来旬学校得以扩大和改善,校名先后改名为“汉璧礼蒙童养学堂”、“西童公学”。1946年在“汉璧礼西童公学”基础上,留美博士赵传家建立了市西中学。今址在愚园路404号。

相关档案有: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汉璧礼西童公学委员会会议录(1885年~1913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给西童公学发文存本(1902年、1903年等)、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西童公学人事、教务问题的函及与校长Billings的来往信件(1907年)、上海公共租界工务处关于西童公学新校规模和总体设计的文书(1912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汉璧礼西童公学论文比赛的文件(1915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汉璧礼西童公学免费入学事的文件( 1919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关于西童公学职员的人事材料(1917年、1920年~1922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西童公学童子军俱乐部文件(1921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西童公学与汉璧礼西童公学合并的文件(1929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市立市西中学学籍和毕业生名册(1947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市西中学的情况(1949年)、市西中学纪念刊、级刊(1948年~1950年)、中共上海市委教卫工作部关于市西中学等校五年制试点班教学质量的调查(1961年)等档案。

6、育才中学

原名“育才书院”。1912年由英籍犹太人嘉道理创办于公共租界白克路(今凤阳路),同时吸纳犹太人及华人子弟上学。同年,经公共租界华人纳税会议提议,并得到租界内华人的赠款,购山海关路445号地兴建新校舍,并改称“工部局立育才公学”。其性质与工部局立华童及西童学校不同,兼收中外人士子弟,但西人子弟大多为犹太人。1945年抗战胜利后,上海市教育局接管后改称“上海市立育才中学”。解放后称“育才中学”。

相关档案有: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工务处关于育才公学选址购地的文件(1909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建筑校舍事宜与育才公学校长的来往书信(1916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育才公学发生学生爱国罢课风潮与该校的来往函(1918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给育才公学的发文存本(1921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育才公学人事材料(1921年~1925年)、育才公学简章(1922年)、育才中学关于立案事宜致上海市教育局的呈(1931年)、育才中学毕业纪念刊(1935年)、月刊(1940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育才中学教职员调查表(1946年~1949年)、育才中学一览(1947年)、育才中学关于添办高中呈请立案事与上海市教育局的来往函(1947年)、育才中学概况(1949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育才中学接管工作情况及总结报告(1949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调缉椝中学校长段力佩任育才中学校长、教导主任吕型伟任代理校长的令(1950年)、共青团上海市工委关于育才中学的情况报告(1950年)、育才中学推选优秀教师报告表(1956年、1957年)、育才中学华侨学生名单(1957年)等档案。

7、南洋中学

1896年由王维泰创建于大东门内王氏宗祠内,原名“育材书塾”,采用西式教育方式。1900年王培孙接任校长,开始设立中学课程。1903年该校举行第一届毕业典礼,当时即有五名学生被派赴美国留学。次年正式定校名为“南洋中学”。1909年学校迁入外日辉港桥新校舍。1912年至1930年,学校依靠校董、校友及社会资助,分期分批建造了图书馆、校友厅、科学馆、工场等,成为上海私立学校中设备齐全的学校之一。解放后改为公立,现址为中山南二路225号。

相关档案有:南洋中学毕业纪念刊、级刊、年刊、同学录、校友录(1922年~1951年部分年份)、上海市工务局关于南洋中学请领营造执照的文书(1927年)、南洋中学关于立案事致上海市教育局的呈(1931年)、南洋中学关于募捐建校事与上海市政府、市教育局的来往函(1935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南洋中学毕业生名册(1938年、1946年)、南洋中学关于复校、校友会募捐等事与钱新之的来往函件(1946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南洋中学学籍的文件(1947年)、南洋中学校董会名单(1948年)、南洋中学教学、训导、经济概况及课外活动规定、学生学业成绩考查办法(1948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南洋中学基本情况的材料(1949年)、南洋中学填报的华侨学生报表(1955年~1957年)、南洋中学关于推选优秀教职员的报告表(1957年)等档案。

8、南洋模范中学

原为创办于1901年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只设高小部,1924年增设初中,学生业满后可直接进入南洋公学,校舍即在南洋公学内南部。不久,以南洋公学教育资金分配不公,校董事会决定脱离大学部而独立并改今名。1930年增设高中部。1938年增设女子部。抗战时一度与交通大学同时迁往他地,1945年又迁回原址时,交大以学生增加为由拒绝该校收还全部校址,只能择天平路200号作校舍至今。

相关档案有:南洋模范中学十周年(1931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南洋模范中学学籍、毕业生名册(1932年、1946年)、南洋模范中学校友会章程及同学录(1935年)、法租界公董局警务处关于南洋模范中学等学校的情况(1938年)、南洋模范中学毕业纪念刊(1945年等)、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南洋模范中学等校复校的文件(1946年)、钱新之与南洋模范中学的来往函件(1946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南洋模范中学情况的文件(1949年)、南洋模范中学校务委员会组织流程(1950年)、南洋模范中学关于教职员情况的报告(1950年)、南洋模范中学填报的华侨学生报表(1955年)、上海市城市建设局关于南洋模范中学核准用地的通知书(1966年)等档案。

9、复兴中学

前身为“汉璧礼西童男校”,于1890年由英国商人汉璧礼捐资创办,吸收在华西童入学,校址在北四川路底。1930年又在沪西愚园路地丰路(今乌鲁木齐,路)西营建新校,新校为中学部,原校址则为小学部。1937年小学部被日军占领,改为“日本人国民小学”,1945年由上海市教育局接管,小学部成立“复兴中学”,赵鼎新任第一任校长。该校占地三十九亩,1893年建成的三层教育楼沿用至今,是虹口区保存较好的近代西洋建筑。

相关档案有:复兴中学关于呈请立案的文件(1937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复兴中学的财产目录(1945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复兴中学等校移交清册及交接情况(1946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复兴中学教职员调查表(1946年~1948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复兴中学学籍、毕业生名册(1947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接管复兴中学的情况(1949年)、复兴中学经济状况表(1949年)、复兴中学填报的华侨学生报表(1956年)、复兴中学关于推选优秀教师的报告表(1956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复兴中学等校的概况资料(1959年)、复兴中学填报的上海市普通中学报表(1959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复兴中学划归复旦大学领导的通知(1960年)、中共上海市委教卫部关于上海复兴中学教学质量提高一级的方案(1960年)等档案。

10、格致中学

前身为“格致书院”,创办于1876年,院址在英租界北海路,是中国最早由中外人士联合创办的以理工为主的近代学校。书院采用中西结合的教育方式,定期邀请中外著名学者演讲自然科学原理及研究方法,并聘请李鸿章、刘绅一、薛福成等热心洋务的官绅前来命题课试,优秀者给以嘉奖。书院除了招生授课,还兼有社会教育功能,图书馆、博物馆非本院人亦可入内参观阅览。书院举办的科学演讲,任何人均可聆听,也可参加考试,合格者发给文凭。1917年改称“工部局立格致公学”,1941年改名为“上海市特别市市立格致中学”。解放后,改名“格致中学”,校址为北海路150号。1995年,该校大门改为广东路615号。

相关档案有:格致公学委员会会议录(1874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格致公学新校开学典礼事与格致公学的来往文书(1912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工务处关于修造格致公学的文件(1916年、1928年等)、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给格致公学的发文存本(1919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格致中学聘请西人女教师代替华人英文教师的文件(1928年)、格致公学校友会会员录(1932年)、格致公学毕业生成绩及操行体育等第表(1936年)、格致中学校友会章程(1943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格致中学学籍、毕业生名册(1944年、1946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格致中学教职员调查表(1947年、1948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格致中学接管情况文件(1949年)、格致中学毕业纪念刊(1949年)、格致中学关于优秀教职员的先进事迹报告表(1956年)、格致中学填报的上海市普通中学报表(1959年)等档案。

11、徐汇中学

初名“圣依纳爵公学”,亦称“徐汇公学”,1850年由法国天主教创办,吸收中国贫家子弟入学,校址在徐家汇。院长为晁德莅,学校用法文教学,也教中文、英文。民国以后,按中国新学制分为中学和小学。1932年,中学改名为“私立徐汇中学”。1936年任命首任中国人校长张伯达。1940年小学部与汇师小学合并,1953年中学改为公立。所培养的学生成为神职人员、学者的很多,马相伯、李问渔等皆毕业于此校。学校现已被列为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相关档案有:徐汇公学纪念册(1850年)、《徐汇公学》(1909年)、徐汇公学章程(1913年)、徐汇公学校友会报告(1922年、1932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徐汇中学立案的文件(1932年)、徐汇中学圣母始胎会友80周年庆纪念册(1933年)、徐汇中学毕业生留影(1937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徐汇中学学籍、毕业生名册(1933年、1946年、1947年)、徐汇中学关于不强迫劝诱学生学习宗教课程事致上海市教育局的呈(1946年)、徐汇中学97周年校庆纪念册(1947年)、徐汇中学登记表(1951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派杨士达任徐汇中学校长的令(1951年)、徐汇中学关于添设高中部致上海市教育局的报告(1951年)、上海市文化教育委员会关于徐汇中学天主教刊物移赠宗教事务处的来往函(1954年)、徐汇中学华侨学生登记表(1955年、1956年)、徐汇中学推选优秀教师报告表(1956年)等档案。

12、浦东中学

1907年杨斯盛独立出资购浦东六里桥土地六十余亩创办,首任校长黄炎培,学校以培养学生能从事实业或进习专科为目的。拥有可容千人的大礼堂,实验室、游泳池、图书馆等设施俱全,在当时上海的中等学校中可称首屈一指。课程以理科为主,初、高中有必修、选修课,不受年不受年级限制。曾将医学常识和性教育列为必修课,为当时教育界一大革新。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校舍被毁。10月,迁法租界杜美路(今东湖路13号)民房为临时校址。杜月笙长期任该校董事长。著名学生有胡也频、殷夫、张闻天、范文澜、潘序伦、钱昌照、蒋经国、蒋纬国等。解放后迁回浦东旧址,校园内建有创办人杨斯盛纪念铜像。

相关档案有:浦东中学同学录(1920年)、浦东中学一览(1922年)、浦东中学学潮之真相(1922年)、浦东中学廿一周年纪念刊(1926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浦东中学立案文件(1927年、1933年)、浦东中学毕业纪念刊(1928年、1939年)、浦东中学期刊(1929年)、浦东中学关于立案事致上海市教育局的函(1931年)、浦东中学校徽一枚(1931年)、上海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关于浦东中学校董李孤帆捐赠图书给予褒奖事的来往函(1931年)、浦东中学抗日救国会关于挽救危险中国告同胞书(1931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浦东中学学籍(1932年、1946年)、浦东中学资料(1933年)、上海市社会局关于浦东中学关于募捐义演的来往文件(1947年)、浦东中学校友会筹备座谈会会议记录和整理委员会名册(1947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浦东中学情况的材料(1949年)、上海市浦东中学关于原址复校的计划草案和上海市教育局的批复(1951年)、浦东中学关于征地事宜与上海市浦东县教育局的来往文件(1959年)等档案。

13、培明中学

原为“培明女子中学”,1925年由金月章、石凌汉等人创办,金月章为首任校长,初址在麦根路舢板厂桥(今苏州河恒丰路桥)东,1936年迁新闸路1607号,占地十六亩。创办时只设初中,1929年增设高中师范,1933年停办师范而改高中商科。1937年淞沪战争时校舍为美军暂用而迁南阳路205号上课,1945年又迁回原址,并停办商科而发展普通高中。胡乔木、罗叔章曾在该校任英文、语文教师兼图书馆管理员,培养和发展了一批中共党员。1958年新范女子中学并入该校。“文革”期间取消女中而改名“培明中学”。

相关档案有:培明女子中学关于立案问题与上海市教育局的来往函(1931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培明女子中学学籍文件(1933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培明女子中学毕业生名册(1947年)、培明女子中学校董会关于增设上海镜秋职业实习学校的报告及上海市教育局的批示(1950年)、培明女子中学推选优秀教师报告表(1956年)等档案。

14、晋元中学

前身是创办于1904年的“华童公学”,是公共租界工商部在上海开设的第一所华人子弟学校,但校长长期由英国人康普担任。校址初设在克能海路(今康乐路)。初仅设初小四级、高小二级。民国后,增设中学部。1941年被汪伪政府接管而改称“模范中学”。1945年,为纪念抗日英雄谢晋元将军而命名为“晋元中学”。胡适、李怀霜、余槐青等名人曾在该校任教。1956年改名“陕北中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恢复“晋元中学”校名。今校址为新村路2169号。

相关档案有: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华童公学建造图纸的文件(1903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给华童公学的发本存本(1903年、1909年、1922年)、华童公学简章(1905年)、华童公学的创建文件(1906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华童公学校友会的文件(1920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华童公学的人事材料(1920~1934年部分年份)、华童公学校友记事册(1926年)、华童公学章程(1928年)、华童公学校刊(1933年~1937年)、华童公学同学手册(1937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晋元中学毕业生名册(1945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华童公学等校的学籍(1947年)、上海市军管会关于核发晋元中学等校首批留用教职员名单的训令(1949年)、晋元中学关于交接经过情况的报告(1950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调江湾中学校长叶克平任晋元中学校长的令(1950年)、陕北中学关于推选优秀教师的报告表(1956年、1957年)等档案。

15、市南中学

1860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范约翰创办,初名“清心书院”,校址在陆家浜路49号。除设立中学外,还附设高等小学,学生大多为附近居民子女,范约翰自任院长。1909年改名为“清心中学”。1929年向市教育局备案并改名“清心中学”。以后校长和校董主要由中国人担任。1937年淞沪战争时先后借租界内惠中中学、进修补习学校上课,1946年陆续迁回原校。1953年改为“市南中学”。

相关档案有:清心中学校刊(1860年)、清心中学五十年历史(1911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清心中学立案文件(1928年)、清心中学毕业纪念刊(1932年、1948年、1950年、1951年)、清心中学80周年纪念特刊(1940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清心中学学籍和毕业生名册(1933年、1946年)、清心中学关于迁回原址上课事与上海市教育局的来往函(1946年)、清心中学关于校董及董事长调动事宜与上海市教育局的来往函(1947年)、清心中学关于更正董事会组织章程等事与上海市教育局的来往函(1948年)、清心中学概况一览(1948年)、清心中学登记表(1951年)、市南中学关于推选优秀教职员报告表(1956年)等档案。

16、第八中学

1861年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范约翰夫人创办的,初创时称“清心女书院”,址在南市陆家浜,范约翰夫人自任校长,学生以附近居民子女为主。1918年迁入陆家浜路650号新校舍,1929年在国民政府教育部登记立案,改名“清心女子中学”。1953年改名“上海市第八女子中学”,1966年易名为“上海市第八中学”。

相关档案有:清心女子中学关于立案事与上海市教育局的来往函(1931年)、清心女子中学70周年纪念刊(1931年)、清心女子中学80周年纪念刊(1941年)、清心女子中学登记表(1951年)、清心女子中学校舍总地蓝图(1951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接办私立清心女子中学并改为上海市第八女子中学派程郁文为代理校长董涤尘、张蓉珍为代理第一、二副校长的令(1953年)、上海市第八女子中学华侨学生报表(1955年~1957年)、上海市第八女子中学推选优秀教师报告表(1956年、1957年)、第八女子中学关于征用土地事宜与上海市城市建设局的来往文件(1959年)等档案。

17、市东中学

1916年由聂云台捐献原精武会土地及款项,工部局负责创办,为纪念聂云台之父聂辑椝,取名“工部局立聂中丞华童公学”,主要吸收杨树浦地区工人子弟入学,后改称“工部局立缉椝公学”。1918年聂云台又捐资建造足球场和新校舍,共占地二十二亩。学校除重视智育和德育教育外,还较重视体育教育,尤其是该校拥有自己的足球场,今杨浦区业余足球运动开展的比较好,和该校有密切关系。1937年淞沪战争时被迫迁址,1941年又迁回原址。1945年由上海市教育局接管,改称“上海市立缉椝中学”。解放后,改名为“市东中学”,校址为荆州路42号。

相关档案有:上海市教育局关于缉椝中学学籍、毕业生名册(1944年、1946年、1947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准予聂女杰为缉椝中学校长的令(1945年)、缉椝中学关于校务改革事致上海市教育局的呈文(1945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缉椝中学移交清册(1945年、1947年)、缉椝中学校刊(1947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缉椝中学教职员调查表(1947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杨树浦中学和缉椝中学合并办法的训令(1949年)、市东中学调查报告书(1952年)、市东中学关于解放五年来行政领导的变动情况(1954年)、市东中学推选优秀教师报告表(1956年、1957年)、市东中学填报的上海市普通中学报表(1959年、1963年)等档案。

18、复旦中学

原为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校址在吴淞提镇行辕。1912年由沪军都督府拨徐家汇李公祠(今华山路1626号)为校舍并迁入新校。1917年,大学部(即复旦大学)和中学部分开,1929年遵上海市教育局令改名“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1946年改为“上海市私立复旦中学”。该校初中不分科,高中分普通和商业二科。1953年由上海市教育局接管。

相关档案有: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年鉴(1905年、1926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同学录和章程(1913年~1942年部分年份)、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关于立案事致上海市教育局的呈文(1931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复旦中学学籍和毕业生名册(1931年、1933年、1946年)、上海市政府关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擅自增加学费引发纠纷一事与市教育局、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往来函(1945年)、复旦中学周刊(1946年)、复旦中学毕业纪念刊(1948年)、复旦中学关于推选董事长及聘任校长事与上海市教育局的来往函(1948年)、复旦中学校董调查表(1949年)、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关于复旦中学支部怎样领导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报告(1950年)、复旦中学关于加强校董会组织添聘校董事长的报告及上海市教育局的批复(1951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同意培真中学并入复旦中学的批复(1953年)、复旦中学和群联中学关于两校舍合并事与上海市教育局的来往函(1955年)、复旦中学填报的华侨学生报表(1955年、1956年)、复旦中学推选优秀教职员先进事迹的报告表(1956年)等档案。

19、澄衷中学

1900年由叶澄衷独资创办,初名“澄衷学堂”,校址在虹口塘山路(今唐山路)417号,首任校长刘维屏。初设师范、中学、小学三部,1909年师范科停办。1927年用今名。1937年后,一度停办高中,改名“澄衷初级中学”,1947年恢复高中后又改为“澄衷中学”。同年,为纪念叶澄衷先生在校内立叶澄衷铜像。学校藏书楼、图书馆古籍甚多,方志尤为完备。校风严谨,重视史地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陈独秀等在此举行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集会。著名教师有丰子恺、王怀琪、卢于道等,胡适、竺可桢为该校学生。1956年改为“上海市第五十八中学”,1985年恢复原名。

相关档案有: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澄衷附小等校的学生名册(1927年)、教育部、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澄衷中学停办高中的令(1931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澄衷中学立案的文件(1927年、1931年、1948年)、澄衷中学38周年纪念——《两年来之澄衷》(1939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澄衷中学学籍和毕业生名册(1932年、1946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澄衷中学情况的文件(1949年)、澄衷中学关于诉请收回校产以利教学事致上海市教育局的呈(1950年)、澄衷中学和宁波第一中学关于并校的报告和上海市教育局的批复(1955年)、上海市五十八中学填报的上海市普通中学报表(1957年、1963年、1965年)等档案。

20、敬业中学

前身为1748年创设的“申江书院”,院址在原明左都御史潘恩故宅世春堂,作为举贡生童每月会课的场所。1771年改名“敬业书院”。1862年迁往四牌楼(今四牌楼路)原文庙旧址。1913年改公立,改称“上海县立第一高等小学”。1923年开设初中,改称“上海县立初级中学”。1929年,添办高中,设普通高中和师范科,改称“上海特别市敬业中学”。1930年时,停办师范科而改为土木工程科。1937年八一三事变时,校址被日军炸毁,遂改组为“南方中学”,借其他地方上课。1945年复校,名“市立敬业中学”。1947年迁入南市文庙路旧动物院院址(今尚文路73号)。敬业师生著名者有冯桂芬、朱学范、乔石、薛驹、王子平、陶百川等。

相关档案有:江南制造局关于并未占用敬业书院田产事致上海县的复文(1904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敬业中学扩充校舍及建筑图样(1932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市立敬业中学学籍和毕业生名册(1932年、1945年、1946年)、上海市社会局关于市立敬业中学的文件(1934年)、《上海各图书馆概览:市立敬业中学图书馆》(1934年)、敬业中学毕业纪念刊(1936年)、上海市社会局关于市立敬业中学教职员调查表(1936年、1947年、1948年)、敬业中学关于拟具三年校务建设计划事致上海市教育局的呈(1948年)、市立敬业中学人事概况(1949年)、《敬中生活第4期》(1949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敬业中学接管后基本情况的总结报告(1949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敬业中学教职员情况的报告(194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敬业中学校长的文件(1950年)、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关于敬业中学土木科单独设立上海市土木学校及招生问题的函(1953年)、敬业中学推选优秀教职员报告表(1956年、1957年)、敬业中学填报的上海市普通中学报表(1959年、1963年、1965年)等档案。

21、民立中学

1903年由苏本立四兄弟创办,初址邑庙东安仁里祖宅。初名“民立上海中学堂”,后为区别于省立上海中学和其他教会学校,改为“民立中学”,首任校长苏本铫。该校以英文功底扎实著称,毕业生除进大学深造外,多在海关、银行、邮政等部门工作。1918年曾在江苏省教育会列表调查中荣居第一。著名学生有殷夫、赵家璧、顾恺时等。1939年校址迁入威海卫路414号(今威海路420号)。1956年改名“上海市第六十一中学”,1985年9月恢复原名。

相关档案有:民立中学章程(1913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民立中学立案文件(1927年、1929年、1931年)、民立中学同学录(1930年、1931年)、民立中学毕业纪念刊(1930年、1934年等年份)、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市立民立中学学籍、毕业生名册(1932年、1944年、1946年)、民立中学30周年纪念刊(1933年)、《上海各图书馆概览:民立中学图书馆》(1934年)、民立中学关于校董会改组事与上海市教育局的来往函(1946年)、民立中学董事长朱学范关于聘请陈节庵为校长事与上海市教育局的来往函(1950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民立中学等学校试行暂行规程的报告(1951年)、上海市第六十一中学推选优秀教授报告表(1956年)、上海市第六十一中学填报的上海市普通中学报告表(1959年、1965年)等档案。

22、向明中学

前身为马相伯创建的震旦学院预科。1908年择址吕班路(今重庆南路)二侧建校舍时,路西称“西院”,为大学部,路东称“东院”,为预科院。1934年随学院改称大学,预科院遂改为“震旦大学附属中学”。学制分初、高中各三级,以法语为第一语言,毕业生享受法国同级学生待遇,可进入法国大学深造。1952年改称“向明中学”,并与原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合并迁入瑞金一路。

相关档案有:震旦大学附中的课程设置及葡萄牙教育会设置奖学金文件(1918年)、震旦大学附属中学年刊(1928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震旦大学附中立案文件(1932年)、震旦大学附属中学同学录(1938年~1949年部分年份)、震旦大学附属中学级刊(1948年)、震旦大学附属中学登记表(1951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派胡文耀任私立震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的令(1951年)、震旦大学附属中学关于呈报移交手续及移交清册的报告(1951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震旦大学附属中学收回市办、改名为向民中学的令(1952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震旦大学附属中学男女二校合并事与市政府的来往函(1952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向明中学借用上海第二医学院校舍归还问题的来往文书(1953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向民中学解放五年来的变化与发展情况(1954年)、向民中学填报的华侨学生报表(1955年、1956年)等档案。

23、金陵中学

前身为创建于1906年的沪江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由沪江大学校长万应远兼任,初址在军工路516号沪江大学内。1921年开始招收女生,并实行男女同校上课,是上海教会学校中第一所实行男女同校的中学。1937年校舍遭日军破坏,被迫迁公共租界圆明园路209号真光大楼。1947年附中与大学脱离。1952年与晏摩氏女中合并,改称“北郊中学”。1956年初中部脱离北郊中学,迁金陵东路2号原法国驻沪领事馆址内,改称“金陵中学”。

相关档案有: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沪江大学附属中学学籍和毕业生名册(1923年、1929年、1947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沪江大学附属中学立案文件(1931年、1947年)、沪江大学附属中学细则(1941年)、沪江大学附属中学填报的私立中等学校概况调查表(1945年)、凌宪扬关于沪江大学附属中学续办和扩充事宜与林天铎的来往函(1946年)、《沪江大学附属中学校讯》第1期(1948年)、沪江大学附属中学年刊(1948年)、沪江大学附属中学登记表(1951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派昌民任沪江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的令(1951年)等档案。

24、北虹中学

前身为1874年法国天主教创办的“圣芳济学院”,教会学校,主要吸收外侨子弟入学。初址在公馆马路孟斗班路口(今金陵东路四川南路),校长德尔狄神父。后开始吸收中国学生,早期入学的中国学生大多是达官士绅及洋务派子弟。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1882年教会又在虹口南浔路的虹口天主堂对面重建新校。1934年,校友宋子文通过社会募捐,在福煦路福煦坊(今延安中路1157弄40号)建造新校址。1939年改名为“圣芳济中学”,1944年,圣母会恢复在南浔路校址开学,于是把福煦路校址定为校本部,南浔路旧校址定为圣芳济中学分校。解放后,分校改名为“北虹中学”。

相关档案有:圣芳济学院60周年纪念特刊(1874年~1934年)、圣芳济学院年刊(1934)、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关于圣芳济中学纪念60周年设立夜校的文件(1934年)、圣芳济中学关于呈报毕业生名册事与上海市教育局的来往函(1945年、1947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圣芳济中学立案文件(1946年)、圣芳济中学建校75周年校庆特刊(1949年)、圣芳济中学登记表(1951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派陈卒代理圣芳济中学校长兼教导主任的令(1951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圣芳济中学分校改为北虹中学并派郑凤章为代理校长的令(1953年)等档案。

25、爱国中学

前身为“爱国女学校”,1902年由中国教育会成员蔡元培、陈范等人创设,蒋观云任校长,是民主革命派创办的第一所女学校,学生以教育会成员的家眷为主,黄兴、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都曾去该校与蔡先生讨论革命工作。校址初设在白克路(今凤阳路344弄),1910年迁闸北海宁路天宝里(今西藏北路东)。1912年后得到宋教仁、吴稚辉等政界和社会名流的支持,名誉日盛。1921年又增设高中、体育专科和附小。1927年由市教育局备案称“私立爱国女子中学”。1930年在江湾尘园建立校舍,1932年淞沪战争中校舍被毁,复又迁租界南阳路215号继续办校。解放后与智仁勇女中合并仍称“爱国女子中学”,学校迁至智仁勇女中校址内,即今威海路870号。1966年取消女中,改名“爱国中学”。

相关档案有:爱国女学校体育汇刊(1925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私立爱国女子中学学籍的文件(1931年、1946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私立爱国女子中学立案(1932年)、教育部、上海市政府、市教育局关于爱国女中校董潘守仁、吴蕴初等人捐资兴学给予褒奖事的来往函(1936年)、爱国女学校45周年纪念刊(1946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私立爱国女子中学毕业生名册(1947年)、上海市社会局与爱国女子中学关于募捐义演事的来往文件(1947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爱国女子中学情况的文件(1949年、1950年)等档案。

26、继光中学

1891年英国基督教伦敦会在山东路麦家圈(今山东中路)的天安堂创办“英华书院”,吸收华人子弟入校。1899年为纪念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来沪的第一个传教士、天安堂的创建人麦都思( W. H. Medhurst ),遂改称Medhurst College,中文名则从麦都思和伦敦会中各取一字,称之为“麦伦中学”,迁址兆丰路(今高阳路)。早期校董全部由西人担任,1927年始改由华人担任,留英博士夏晋麟出任第一任华人校长。1931年起沈体兰长期担任该校校长。1953年改名为“继光中学”。

相关档案有:上海市教育局关于麦伦中学学籍(1929年、1946年)、教育部、上海市教育局关于麦伦中学更改章程、课程的令(1931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麦伦中学立案的文件(1934年)、麦伦中学建校40周年纪念刊(1937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麦伦中学毕业生名册(1946年)、麦伦中学建校50周年纪念刊(1947年)、麦伦中学校刊《伦讯》(1948年)、麦伦中学登记表(1951年)、麦伦中学历任教职员名录(1951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接办麦伦中学并改名为继光中学的文件(1953年)、继光中学填报的华侨学生名单(1955年、1956年)、继光中学推选的优秀教职员报告表(1956年、1957年)、上海市教育质量抽查组关于继光中学的检查报告(1960年)、继光中学填报的上海市普通中学报表(1963年、1965年)等档案。

27、大同中学

创建于1912年,原为“大同大学附属中学”,平海澜担任校长,校址位于南车站路401号。解放后,附中改名为“大同中学”。钱其琛、钱正英、严济慈、于光远、华君武等知名校友与二十七位“两院”院士受熏于此。

相关档案有:上海市教育局关于私立大同大学附中立案的文件(1930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私立大同大学附中学籍(1931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关于大同大学附属中学材料(1933年)、大同大学附属中学同学录(1938年)、大同大学附属中学毕业纪念册(1939年)、大同大学附属中学教职员调查表(1947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停办经世中学高中部转入大同中学的批复(1953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派王季娴为私立大同中学校长的令(1954年)、大同中学华侨学生名单(1956年)等档案。

(三)、大学篇

1、交通大学

原名“南洋公学”,国人在沪自办的第一所大学。与湖北自强学堂并称为晚清京外办学成效卓著的官办新式学堂。1896年由盛宣怀奏请购徐家汇地创办,并另从招商局、电报局每年调十万两作为学校的常年经费,因上海沿海旧属南洋,故称“南洋公学”,首任校长何嗣焜。在中国教育史上首立四院,建立配套的教育体系。师范院是中国师范教育的开端,为公学培养师资;外院即附属小学;中院,属中学性质;上院,属大学性质。外、中、上三院均为四年,三级衔接,逐年递升。1897年外院编印的《蒙学课本》及算学、物理教科书等,为国人自编中小学教科书之始。1904年起,随轮船、招商两局隶属关系变动,数易其名,历称“上海商务学堂”、“商部高等实业学堂”、“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大学”、“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与唐山工专、北京邮电学校、铁路管理学校合并改称“交通大学”,1927年改称为“第一交通大学”,1928年定名为“交通大学”。今址为华山路1954号。

相关档案有:南洋公学大事记姓氏录(1896年~1916年)、南洋公学上海分会出版的《南洋周刊》(1919年~1925年)、南洋公学出版的《南洋学校》第1期(1922年)、南洋公学同学录(1923年、1928年、1937年)、南洋大学年刊(1923年)、南洋大学出版的《南洋》(1925年、1926年)年)、南洋大学30周年纪念征文集、校友录(1926年)、交通大学年刊(1931年)、上海市公用局关于交通大学参加工业及铁路展览会的文件(1933年)、上海市社会局关于交通大学申请登记的文件(1947年)、《上海各图书馆概览:“国立”交通大学图书馆》(1934年)、交通大学毕业纪念刊、级刊(1926年~1949年部分年份)、交通大学一览(1936年)、交通大学概况(1943年)、交通大学出版的《交大生活》(1947年~1949年)、交通大学迎春社出版的《迎春》第1期(1948年)、《交通大学报刊》(1948年)、华东高等教育局关于交通大学纺织系、上海工专纺织科、上海纺织工学院合并为华东纺织工学院的指示(1951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关于交通大学院系调整的意见(1955年)、高等教育部关于交通大学内迁的决定(1955年)、交通大学关于教师情况的汇报(1958年)、教育部、上海市人委、高教局等单位关于交通大学调整领导关系、改并学校的来往文件(1959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关于交通大学概况(1959年)、交通大学知名专家名册、高知人物简编(1961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关于交通大学等院校毕业生教学质量调查报告(1961年)、交通大学填报的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记表(1962年)、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上海交通大学关于编写工商企业史及交大学生运动史工作情况报告与意见等文件(1963年)等。

2、上海理工大学

1906年由美国南北浸会牧师万应远和柏高德择军工路土地27亩为校址创办。1908年正式成立,初名“浸会大学堂”( Shanghai Baptist College ),设大学、神学院两部。柏高德任大学校长,万应远任神学院院长。1911年两部合并,1914年易名为“沪江大学”,英文仍沿用旧称,简称Shanghai College,经费由美国南北浸会捐助。1917年由美国弗吉尼亚教育部授权颁发学位。1919年后始分文科、理科、宗教课、社会科、教育科、历史经济科、商科等,并添置设备,规模初具,为东南六大大学之一。1928年刘湛恩受聘为第一任华籍校长。1929年向国民政府立案,学校英文校名改称University of Shanghai。抗战期间校舍损毁严重,迁入租界继续办学,改称“沪江书院”,后在重庆设“沪江大学分校”。1946年迁回原址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该院各系归并入在沪其他高校。原地现建为上海理工大学。

相关档案有:沪江大学简史(1906年~1934年)、沪江大学毕业特刊(1917年、1928年)、沪江大学10周年纪念刊暨毕业刊(1918年)、沪江大学图书馆落成纪念(1928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沪江大学立案文件(1928年)、沪江大学沪东公社一览(1929年)、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致上海市银行开幕典礼的祝贺信(1930年)、沪江大学一览(1934年、1935年)、沪江大学年刊(1936年~1948年部分年份)、沪江大学关于历史考证书(1937年)、沪江大学工作细则(1938年)、上海市警察局老闸警察分局关于调查沪江大学同学会集会情况的报告(1945年)、沪江大学进修团契出版的《进修》第1期~第4期(1947年)、上海市停办高等学校联合办事处关于处理沪江大学学生毕业、复学和发给学历证件的来往函件(1953年、1954年)、上海市1952年停办高等学校联合办事处关于沪江大学债权的专题报告(1956年)等档案。

3、复旦大学

1905年,马相伯为抗议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南从周的专制行为,率原震旦书院的部分师生离校,由两江总督周馥拨原吴淞提镇行辕址创办“复旦公学”,校名含有“复建震旦”之义。1912年,当局拨徐家汇路的李鸿章祠堂地基(今华山路1626号)为校产,分预科、本科两科,1917年本科改名为“复旦大学”,仍由马相伯任校长。1923年迁入江湾地(今邯郸路220号)新校舍。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时,迁庐山、重庆等地,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原址。解放后复旦大学由人民政府接管,并发展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相关档案有: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关于扩充高等教育的请愿书(1917年)、复旦大学甲子年鉴(1924年)、复旦大学章程(1929年)、复旦大学抗日救国会宣传委员会编《抗日救国》第1期~第4期(1931年)、复旦大学校长关于该校学生被捕事给钱新之的信件(1934年)、复旦大学关于30周年校庆纪念典礼的文件(1935年)、复旦大学文摘社编《现代文摘》第1、第2期(1937年、1946年)、复旦大学文摘社编《文摘》第7~第9期(1947年、1948年)、复旦大学校刊校友节特刊(1942年)、复旦大学毕业生同学录(1930年~1944年部分年份)、《复旦大学一览》(1937年、1947年)、复旦大学毕业生纪念刊(1946年~1951年部分年份)、上海市政府会计处关于复旦大学李登辉退休金的文件(1947年)、毛泽东给复旦大学的题词(1951年)、复旦大学组织情况统计表(1954年)、中央高教部、中共上海市委高等教育科学工作部与复旦大学有关师资进修问题的来往文件(1955年)、复旦大学教师参加社会活动兼职情况(1955年)、复旦大学关于一、二级教授名单的调整和补充(1956年)、复旦大学关于加强学校领导调整行政机构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案(草案)(1958年)、复旦大学关于蔡祖泉、卢鹤发等人的先进事迹材料(1960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复兴中学划归复旦大学领导的通知(1960年)、复旦大学知名专家名册(1961年)、教育部关于同意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的批复(1962年)、复旦大学领导干部名册(1962年)、复旦大学正、副教授名单(1964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关于复旦大学新校门工程的来往文件(1964年)、中共上海市委教卫部关于向复旦大学蔡祖泉同志学习的通知(1966年)、复旦大学向建国20年大庆献礼的科研项目统计(1969年)等档案。

4、华东政法学院

前身是近代上海著名的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1879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购进西区吴家湾地84亩兴建校舍,并将培雅和度恩二书院迁入新校,改名为“圣约翰书院”,校长施约瑟。1887年卜舫济任校长后,将英语教学列为各科之首,并于1892年添设正馆,教授大学本科课程。1896年学校形成文理科、医学科、神学科及预科的教学格局,成为沪上唯一高等学府。1906年学校在美国注册,正式称“圣约翰大学”,毕业生享有美国同等大学资格。1913年添设大学院,招收硕士研究生,形成预科、本科、大学院三级教学阶梯。后发展为拥有文、理、工、医、农五个学院16个系的著名大学,于1947年向国民政府注册。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该大学时并入其他高校,校址随后由华东政法学院使用。历届校友中以服务工商、教育、外交、医务界为多,知名者有刘鸿生、颜惠庆、顾维钧、宋子文、邹韬奋等。

相关档案有:圣约翰大学历史事实考证(1879年、1952年)、圣约翰大学校务会、行政会、校董会会议记录(1909年~1949年部分年份)、校刊(1921年~1949年部分年份)、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陈光甫与杨敦甫等关于介绍德国钢铁联合会总编辑Peterson来华访问、陈光甫接受圣约翰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的来往函电(1929年)、《圣约翰大学六十年》(1930年)、上海市社会局关于圣约翰大学申请登记的文件(1947年)、中央教育部关于圣约翰大学等14所学校停办结束工作的文件(1951年)、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圣约翰大学更改校名的文件(1951年)、上海市1952年停办高等学校联合办事处关于处理圣约翰大学学生休学、复学、转学、及发给毕业肄业成绩证明书等来往文书(1952年)、圣约翰大学移交清册(1952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关于圣约翰大学及圣约翰中学校舍使用问题的决定(1952年)等档案。

5、上海第二医学院

前身是近代上海著名教会大学震旦大学。1903年马相伯租徐家汇老天文台(今南丹路漕溪北路)创办,“震旦”含东方光明前途无量之意,马相伯任校长。1908年在吕班路(今重庆南路)二侧建造新校址,分预科和本科,本科分法、文、理工、医四个学院。1952年,法、文、理工学院并入其他大学并迁出原址;上海同德医学院、上海牙医专科学校并入该校医学院,改称“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又改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地址在重庆南路227号。

相关档案有:震旦大学历史事实考证(1902年、1903年)、震旦大学概况(1917年)、震旦大学二十五年小史(1928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震旦大学立案的文件(1930年)、震旦大学一览(1935年)、法总领事出席震旦大学大厅落成仪式的文件(1936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卫生处关于震旦大学医学展览会的文件(1941年)、震旦大学毕业纪念刊(1941年)、上海市警察局关于教职员调查表(1944年)、震旦大学员生名册(1944年~1950年)、震旦大学校友调查表(1948年)、震旦大学历届毕业生名册(1949年)、震旦大学医学院概况(1949年)、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关于震旦大学学生情况报告(1949年)、中共上海市委夏衍关于震旦大学天主教教会的批复(1950年)、诚明文学院关于合并外交、教育两系与华东教育部、震旦大学的来往函(1950年)、震旦大学同学录(1950年)、震旦大学登记表(1951年)、上海第二医学院关于移交震旦大学遗留档案事与上海市停办高校联合办事处的来往函(1955年)、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关于第二医学院划归上海市领导管理的通知(1958年)、上海第二医学院知名专家名册(196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第二医学院等单位关于中西医结合问题的来往文件(1962年)、上海市卫生局关于第九人民医院划归上海第二医学院领导的请示及上海市人委文教办公室的复函(1963年)、上海第二医学院填报的全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记表(1965年、1966年)等档案。

6、同济大学

创建于1907年,前身为德国侨民宝隆在上海公共租界白克路(今凤阳路)同济医院对面(今长征医院门诊部)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后又购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空地建造新校舍,因增设机械、电工专科,遂改称“同济医工学院”。1917年改称“中法通惠工商学院”。同年迁入吴淞中国公学原址,改称“私立同济医工专科学校”。191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拨款一万元扩建校舍,并改名“私立同济大学”,成为规模宏大的大学。1927年南京政府派张仲苏为校长,并收回国有始用今名。1927~1937年为该校的鼎盛时期,被称为“吴淞时代”,以医科闻名全国。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校址部分被毁。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校址被日军炮火夷为平地。1945年抗战胜利后,择其美路为校址,次年陆续迁入新校。解放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医学院并入上海医学院,此后该校致力于发展土木工程、建筑专业,今为全国重点大学。

相关档案有:国立同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册(1928年)、国立同济大学一览(1930年)、《上海各图书馆概览:“国立”同济大学图书馆》(1934年)、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同济大学呈报的战时损失调查表(1936年)、同济大学同学会会员录(1945年、1947年)、上海市政府会计处关于宝隆医院划归同济大学的文件(1946年)、同济大学同济人社出版的《同济人》第3期~第10期(1948年)、同济大学报刊(1948年)、上海市军管会卫生处、财政经济接管委员会卫生处关于同济大学医院划归市卫生局建制的函(1949年)、同济大学关于中美医院和附属医院的创立情况(1949年)、同济大学毕业纪念刊(1949年)、同济大学医学院概况(1950年)、同济大学李国豪关于工学院学制及课程改革经过的文件(1950年)、同济大学关于迁移、合并事与上海法学院的来往函(1951年)、上海高等教育管理局关于院系调整方案的意见(1955年)、中共上海市委学校工作部关于对同济大学夏坚白、李国豪、杨钦三先生晋级问题的批复(1956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关于同济大学的概况(1959年)、同济大学知名专家名册、高知人物简编(1961年)、同济大学正、副教授名单(1963年)、同济大学填报的科技成果表(1965年)等档案。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百年名校档案对了解20世纪一百年来近代上海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者可通过上海档案信息网( www. archives. sh. cn )及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档案利用窗口查询相关档案。为了便于利用者查找利用,我馆编制了《百年名校档案专题目录》。该专题共收录创办至今约一百年的学校三十五所,分小学篇、中学篇、大学篇三大类,大类下以每个学校为单位选材著录,共收录档案条目8000余条,档案起止时间为1850年至2005年。案卷主要分布在:解放前上海市政府(Q1)、上海市社会局(Q6)、上海市政府会计处(Q124)、上海市教育局(Q235)、大同大学(Q241)、沪江大学(Q242)、圣约翰大学(Q243)、震旦大学(Q244)、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U1)、上海法租界公董局(U38)、日伪上海特别市政府(R1)、日伪上海特别市教育局(R48);解放后中共上海市委(A1)、上海市人民政府(B1)、上海市人民委员会文化教育办公室(B3)、上海市教育局(B105)、上海市高等教育局(B243)、上海市教育卫生办公室(B244),以及外文资料(W1)、中文资料(Y8)、照片档案汇集(H1)、现行文件(J7)等全宗。此外,还有零星材料散布在其他案卷之中。

(上海市档案馆周燕萍)

 

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