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助力守护工业遗产——以英雄金笔厂为例
   2025年6月,经申报及推荐、专家评审、现场核查和网上公示等程序,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了第三批上海工业遗产名单,上海英雄金笔厂旧址榜上有名。

  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工业遗产作为承载民族工业记忆的重要载体,正面临着时光侵蚀与时代变迁的双重考验。英雄金笔厂这座历经近百年风雨的民族工业标杆,珍藏着各类不可替代的宝贵档案。那些记录制笔工艺密码的设计图纸、见证历史瞬间的影像资料、承载工匠精神的文件材料,作为工业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为珍贵的工业记忆锚定清晰坐标,成为守护历史、延续文脉的关键支撑。

  在英雄金笔厂的档案库中,留存着无数不可复制的历史记忆碎片,它们串联起民族制笔工业从蹒跚起步到茁壮成长的完整轨迹。1931年华孚金笔厂创立之初,以1.5万银圆的资本、20余名职工的规模,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浪潮中艰难起步,档案正是这民族工业萌芽初心的鲜活见证。1958年“英雄赶派克”运动中,报纸资料记载着技术攻关的日夜鏖战,英雄100型蓝图承载着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电影胶片定格着职工们伏案钻研的热忱身影。百年来的证书与照片,既映照着始终不变的品质坚守,也见证了企业规模的稳步扩张。剪报则记录着企业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的重要时刻:澳门回归签署用笔、香港回归纪念金笔的设计图纸,让英雄笔成为重大历史节点的生动注脚。这些档案碎片共同拼凑出民族工业坚韧成长的清晰轨迹,也让工业遗产成为承载民族情感与时代记忆的鲜活载体。

  为守护这些珍贵记忆,普陀区档案局协同企业及相关部门启动了档案系统性保护利用工程。英雄(集团)公司启用浙江海盐新档案库房分流英雄金笔厂部分档案,并对厂内库房布局进行优化;投入近二十万元联合专业力量,完成50余盒录像档案的高清转存、近3000页照片档案的扫描修复,同步完成2000余条条目著录,构建起完整的数字档案资源库;123张历史照片、6卷文书档案及1面珍贵锦旗经专业修复后重焕光彩;经普陀区档案馆与英雄金笔厂共同筛选,9份实物档案、13份照片档案及4份录像档案正式移交进馆,使承载着红色基因的红色档案得到更好的保管保护。

  档案价值挖掘让工业遗产焕发新生。工业遗产申报过程中,从档案中梳理出历史沿革、社会影响等详实资料作为核心佐证,助力英雄金笔厂两次入围上海工业遗产名单。“人生第一笔”展馆与工业博物馆以档案构建叙事体系。“英雄赶派克”等档案故事成为教育素材,让“精益求精”的工业精神融入当代发展。

  档案是工业遗产的“记忆锚点”,更是民族工业精神的“传承纽带”。英雄金笔厂的实践生动证明,唯有做好档案的保护与利用,才能让工业遗产在时代变迁中守住历史根基、留住文化灵魂让工匠精神与民族自信在当代焕发生机,为老字号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上海英雄金笔厂英雄牌100型金笔评为优质名牌,授予《著名商标》

   

  

   

  

  中葡关于澳门问题联合声明在京正式签署,签署协议用的是英雄笔

   

  

   

  

  英雄100型蓝图

  

   (来源:“上海普陀档案”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