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未晚肯定了近年来本市各级政务服务单位及区档案局(馆)开展“一网通办”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取得的成效,并就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一要提高站位,切实做好“一网通办”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要深刻领会做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留下真实完整的电子档案记录。二要乘势而上,大力推进档案数字化转型。在实现增量档案电子化的同时,大力推进存量档案数字化,进一步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特别要突出市级机关数字档案室建设,切实提高上海档案系统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效能。三要强化责任,切实守牢数字化转型中的档案安全底线。要切实担负起档案安全管理的责任,确保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为档案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张宇祥就做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三方面要求:一要围绕工作大局,充分认识做好“一网通办”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推进“一网通办”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是建设数字政府、深化政务服务的基础支撑,是再造业务流程、优化在线服务的重要抓手,是促进数据共享、强化业务协同的必然要求。二要加大推进力度,切实提高“一网通办”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水平。一方面,要加快实现档案信息全面数字化,强化档案数据的汇聚治理、共享返还,确保归档材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相关系统完善和改造连通,强化全流程管理和智能自动归档,增强档案移交的便利性、及时性。三要注重以管促用,通过完善“一网通办”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长效机制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要加强统筹协调,健全条块联动协同推进机制;要加强供需对接,形成应用场景拓展优化机制;要加强评估考核,优化归档管档用档评价机制。
培训期间,国家档案局科技信息化司信息化推进处处长王大众以在线形式就贯彻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办法》作交流发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牛力围绕新IT技术在电子档案单套管理中的应用和趋势作了专题授课,市大数据中心应用开发部部长王冬介绍了“一网通办”一体化受理平台及电子文件归档系统建设运行情况。市档案局(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分别通报了“一网通办”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评估规则等情况,解读本市有关办法细则,并就相关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平台作系统介绍和演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一网通办”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注重加强制度保障和工作机制建设,为“一网通办”电子档案管理打下良好基础。2018年“一网通办”上线之际,市委、市政府将电子档案管理作为重要基础制度纳入“一网通办”整体制度体系框架建设,2018年9月市政府发布的《上海市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专设了“电子档案”条目,2018年10月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档案局制订的《上海市“一网通办”电子档案管理暂行办法》,2019年,市档案局制定了地方标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技术规范》,2023年,市档案局印发了《上海市“一网通办”电子档案检测指南》。市政府办公厅连续5年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列入“一网通办”工作要点,明确电子档案管理年度工作任务,2022年起连续两年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一网通办”第三方调查评估工作方案,2023年又将电子档案管理评估延伸到了区级层面,形成了市、区联动的良好局面。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共有12家市级单位向市档案馆移交“一网通办”电子档案14.22万件,数据总量共495G。2023年,市档案局上线“上海市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共有24家市级单位通过在线方式向市档案馆移交“一网通办”电子档案11.9万件,共581G。
下一步,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单位将深入贯彻《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系统功能、优化考核机制,力争将“一网通办”电子文件归档覆盖到所有政务服务单位和所有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