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赋能大中小学“大思政课”建设

   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上海市档案馆充分利用馆藏红色档案资源,借助展览展示平台,积极对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实际需求,推动档案资源和思政课深度融合,把展厅变讲台、把档案变教案,让档案赋能思政教育,让大思政教育更有厚度和温度。

  展厅成为讲台 

  在观展中启发实践与思考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新时代青年如何担当新使命?”“复旦大学与上海发展的历史是如何互动共进的,复旦人如何助力上海发展?”这是上海市档案馆与复旦大学共同打造的“强国之路”思政课课前留给青年学子的思考题。 

  近日,复旦大学法学院师生来到上海市档案馆开展“强国之路”思政大课实践基地现场教学。市档案馆正在展出的《负笈莫城为报国——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档案文献展》展览与该课程主题“国之大者”紧密贴合。同学们在主讲老师的带领下,驻足品鉴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档案,回顾中国留学生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和中山大学学习的一幕幕历史场景。带着问题观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姜栋文同学表示:“前辈们为救去海外探求革命真理的故事令我感触很深,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像他们一样流血牺牲报效祖国,但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努力学习奋斗,通过其他方式报效国家。”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城市记忆  时光珍藏”主题展厅,并体验了档案修复与档案检索查阅。在档案查阅环节,市档案馆老师特意检索出了有关复旦大学历史的档案材料,为同学们介绍相关历史人物和典故。丰富的档案资源,引领学生既在历史档案中感受革命先辈英勇奋斗的精神底色,也在现代城市发展脉络中感受时代的召唤,激发“强国有我、奋斗有我”的昂扬热情和饱满姿态。 

  

复旦大学法学院师生在上海市档案局(馆)开展“强国之路”

思政大课实践基地现场教学 

  档案成为教案 

  在品读档案中感悟家国情怀 

  “我们现在离开是暂时的,是要想谋将来永远幸福。”“母亲,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去为他们而努力。”……在上海市档案局(馆)与上海理工大学携手打造的大思政课上,一封封饱含坚定革命信念和深厚家国情怀的家书从珍贵馆藏变成大思政课的教案。 

  今年10月,“书信家国 尺牍情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三角档案联展”走进上海理工大学。开幕式上,市档案馆和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研究人员分别以“从书信档案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和“烽火年代上理书信的家国情怀”为主题开展了一堂特殊的“大思政课”。他们从一封封感人至深的书信引入,将在场师生的思绪带到了血雨腥风的革命岁月和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也让大家充分感受到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与使命的精神力量。 

  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在这堂馆、校合作的大思政课上,还特别安排了学生诵读书信环节。这些学生前期参与了红色书信的考证工作,他们通过辨别书信原件,挖掘文字背后的人物与时代背景,在读懂中悟透,在真信中笃行,切实弘扬和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有了前期的考证基础,学生们的朗诵声情并茂、慷慨激昂,极富感染力。 

    

  (上海市档案局(馆)与上海理工大学联手共上一堂“大思政课”上,

青年学子诵读红色书信 

  档案研学之旅 

  思政课“出新”更“走心” 

  市档案馆针对不同学段,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设置具体教学目标、课程方案,让思政课“出新”更“走心”。针对初、高中生推出档案研学之旅,通过参观展览+体验档案修复等课程设置,多维度激发课程活力。 

  9月,华东师范大学张江实验中学初二年级和高一年级的学生组成研学小队,来到上海市档案馆参加研学活动。通过参观和实践学习,学生加深了对上海历史文化的了解,激发了爱国情感和探索精神。在档案修复工作室,同学们观摩档案保护修复技术演示,体验修复档案。同学们感叹:“老师做起来十分简单的操作,自己体验时总会有各种隐患,例如修缮的纸张总是被划破,操作不当产生许多褶皱等等,想必老师的熟练便是千百次的修复工作换来的,这让我由衷地对修复工作人员们产生了敬意。” 

华东师范大学张江实验中学的同学们正在体验修复档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讲活新时代中国故事 

  在复旦大学网络文化工作室主办的“寻踪百年工业遗存,探秘上海城市发展”进校园系列活动中,市档案馆研究人员为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的师生们送上了一堂精彩的“一江一河·行走两岸线”的思政课。通过珍贵档案资料,结合市馆编撰出版的《跟着档案看上海》内容,以城市地标为线索,向全校师生介绍上海百年工业文明和城市变迁发展,增强学生对上海城市历史、工业遗产及现代发展的认知与情感联结。通过老师的讲述,同学们仿佛亲身经历了滨江两岸的变迁历程,感受到了人民城市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有理想、肯奋斗、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的同学们在互动问答环节,自信满满踊跃抢答 

  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上海市档案馆将不断以档案资源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讲好百年大党的光辉奋斗历程及新时代的不懈奋斗故事,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档案春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