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宣传工作,事关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档案工作者切实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神圣职责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近年来,上海各级各类档案部门把牢正确政治方向,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在档案宣传体系建设上讲实谋、精准推进上下实功、落实效果上求实效,不断推动档案宣传工作走深走实。坚持守正创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档案文化传播活动,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传播方式,不断提升档案宣传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上海市档案局(馆):
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上海市档案局(馆)努力构建一体化传播格局,坚持线上线下联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手抓。深化交流合作,提高档案宣传知晓度,立足《上海档案》《档案春秋》杂志及“档案春秋”微信公众号等自有宣传平台,用好《中国档案》《中国档案报》等国家级平台,加强与新华社、解放日报、学习强国、上海发布、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的联动合作。创新宣传方式,提升档案文化吸引力,探索运用长图、H5、短音频、微视频、数字动态海报、AIGC等新技术手段,为新媒体表达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陆续推出“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跟着档案Citywalk”系列活动、“跟着档案学党史·行走的思政课”等一系列社会反响好、传播面广、影响力强的档案宣传文化项目。与澎湃新闻合作的短视频《英雄之光丨在家书中,再忆英烈家国情怀》荣获国家广电总局“短视频优秀作品”奖。
“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
“跟着档案Citywalk”系列活动
“跟着档案学党史·行走的思政课”系列之《国歌与上海》
黄浦区档案局(馆):
深耕档案宣传 激活档案价值
黄浦区档案局(馆)坚持多措并举,深耕档案宣传,激活档案价值。在队伍建设上求提升,建立由局(馆)各科室干部组成的信息员队伍和由相关专家学者组成的撰稿员队伍,邀请区相关部门及专业媒体人开展宣传工作业务培训。黄浦档案信息被市、区两级档案平台以及学习强国、东方网等中央和市级媒体平台录用86篇次。在平台升级上求拓展,围绕重要节点,平均每年一本书、一次展,同步加强“黄浦记事”微信公众号建设,策划专栏20余个,多维度宣传黄浦历史和发展。在模式创新上求突破,打造“红色起点”品牌,编撰出版《黄浦·红色起点》,联合区委宣传部制作发布《黄浦·红色起点》创意口袋地图册,组织开展“档案人讲起点故事”。加强跨部门、跨领域联动,联合区委宣传部与人民网合作开设“发现黄浦”专栏,以档案笔触、记者视角呈现新时代黄浦的非凡成就。
结合党纪学习教育,“黄浦记事”微信号推出【馆藏零距离·学纪】专栏
深化“红色起点”品牌建设,让黄浦红色文化走进上海书展
联合黄浦区委宣传部与人民网合作开设“发现黄浦”专栏
嘉定区档案局(馆):
实干落笔绘新篇 放大档案好声音
嘉定区档案局(馆)以新馆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强和改进档案文化宣传工作,持续融入文化宣传大格局,打造文化传播新阵地。一是强新基,与区文旅局建立深度合作机制,积极融入区委宣传部“大文化”宣传矩阵体系。与区教育局、区红十字会等单位联动合作,推出一系列精品档案编研成果,形成了三个常设展与多个流动展的“3+n+x”展览供给,参与中小学“大思政课”建设,放大档案宣传融合的影响力。二是聚新力,为区卫健委提供“行走的党课”平台资源;与区交通委等单位党支部开展“路域党建联建”,在区党建平台上线档案文化课程资源,以档案宣传助力嘉定文化环境提升。三是焕新能,依托智慧档案编研系统建设课题研究,以档资政;依托文化名人编研成果,举办学术研讨会,助力赓续嘉定历史文脉。
丹青绘新篇,翰墨传嘉韵” ——2023嘉定区文联书画篆刻年展
“传承雷锋精神 闪耀文明之光” ——2024年嘉定区学习雷锋精神主题书画展
“嘉有好儿童 争做好队员”2024年嘉定区少先队入队仪式
中国商飞档案馆:
以档为媒讲好大飞机故事 赓继航空强国基因
中国商飞档案馆坚持高站位、“一盘棋”的原则,与公司各相关部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让档案成为企业文化传播的媒介和品牌建设的“助推器”,为公司事业建设发展提供信息支撑。围绕主业开展多样化档案宣传,举办“追寻民机历史·回望精彩瞬间”“光荣十载·筑梦蓝天”等档案文献展,全方位展示中国商飞建设发展成绩;档案人员参与创作的《飞天梦》故事在全市巡讲;在C909适航审定攻关期间、C919型号颁证前夕,档案人员全面跟踪重大试验一线拍摄,积累档案素材,扩大档案工作影响力;以微视频形式短平快地宣传档案工作,开展“漫说大飞机”档案系列宣传,以漫画方式宣传大飞机事业,增强档案宣传生动性。
中国商飞公司建设发展纪实档案展
组织完成《上海市志·工业分志·航空业卷(1978-2010)》编纂
档案人员赴吐鲁番外场拍摄C919飞机高温试验
上海财经大学档案馆:
建强品牌显特色 跨界合作扩影响
上海财经大学档案馆与校史馆、博物馆三馆合一,基于“大档案”理念开展档案文化宣传。深度挖掘和研究特色馆藏,精心打造网站、微信、VR云展厅、微视频等多维度立体式传播阵地,努力做好“传播内容”大文章。聚焦“育衡文化”特色品牌,通过书刊、展览、情景讲述、文创、新媒体等形式,广泛开展档案文化传播活动,累计举办专题展览25个、育衡讲坛42期,结合开学典礼书记第一堂思政课以及毕业典礼毕业生廉洁教育开展校史情景讲述,把档案背后的校史故事搬上舞台。积极探索推进馆际、馆校合作,“馆藏红色票据专题展”走进上海造币博物馆,“中国钱币知多少”微展览走进上财附中、附小。面向周边中小学,培育一批批小小讲解员,让青少年成为档案文化的传播者。
上海财经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常设展厅
开学典礼校史情景讲述
《校史中的廉洁文化》情景讲述
下一步,上海各级各类档案部门将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部署要求上来,不断深入挖掘档案资源,盘活红色档案资源家底,拓宽渠道、丰富形式,提高档案宣传的凝聚力、感召力,为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贡献更多档案力量。
(来源:“档案春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