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赋能城市更新,助力打造人民城市记忆空间
           上海黄浦作为旧改“重地”,有大量如外滩第二立面、老城厢等城市更新项目,蕴含着城市文脉的根与魂,承载着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创新实践。黄浦区档案局(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主动跨前,融入城市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积极探索城市更新档案工作路径,为推动城市文脉赓续注入档案动能,为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档案力量。

列入“四重”清单,全程跟踪重点指导。聚焦全区重点工作全面排摸,重中选重,目前已有10个城市更新项目相关的事项列入“四重”档案清单。实施全过程精准指导,做到事前提前介入,事中常态指导,事后紧盯接收。同时以160地块等建设项目为试点,“解剖麻雀”式研究城市更新档案分类方案,确定归档范围,制定操作规范,做到应归尽归、应收尽收。

实施“记忆”工程,记录城市发展脉络。长期实施“城区记忆”工程,以摄影摄像的方式,跟踪记录黄浦区社会发展和城区变迁,有序推进“两旧”改造、“一街一路”、中央科创区宝兴里、金陵东路、田子坊等项目的长期跟踪拍摄,积累照片4万余张,力图全过程完整记录,立体构建城区记忆资源体系,留存黄浦历史文脉

广征档案史料,汇聚多元城市故事以常态化、联合式及专题性征集为手段,打造“寻迹黄浦”征集品牌,开展区内老城厢、老字号等档案资料征集推进“记忆·宝兴里”项目,接收记录“申城第一居委”发展变迁的珍贵史料28组(件);开展摄影展、城市更新论坛石库门口述等项目收集石库门历史人文与城市更新资料,共计照片1600余张,视频100余,汇聚城市更新故事。

 

“记忆·宝兴里”征集成果


活化档案利用赋能城市有机更新。“书+展+新媒体平台”为抓手,推动城市更新档案作用发挥。出版中英文画册《石库门的新生》,以黄浦为主体,介绍全市16个石库门城市更新代表性案例。开设主题展览,展示黄浦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更新加速推进。依托“黄浦记事”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打造“Ta记忆”专栏,邀请更新项目的参与者、见证者,讲述黄浦更新故事;与人民网合作“发现黄浦”专栏,以档案视角、记者笔触记录董家渡金融城、淮海路等更新变化。市区联合制作“听档案说·城市更新”专题视频,展现城市文脉在更新中的延续与创新。


下一步,黄浦区档案局(馆)将立足档案作用发挥,助力打造人民城市记忆空间,探索形成城市更新档案收管存用的有效路径,图景式记录城市变迁过程,把城市更新“黄浦样本”的生动实践记录好、留存好、展示好。(黄浦区档案局)